不要忽视“双相情感障碍” 陈平 |
|
◆ 陈平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一种兼有躁狂/轻躁狂和抑郁发作的情感障碍。临床上单纯的躁狂症极为少见,故躁狂发作应视为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症主要表现为明显而持久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 : 心境高涨 病人常表现兴高采烈、喜形于色的神态,好像人间从无烦恼事。病人常自称是“乐天派”。情绪反应可能不稳定、易激惹,可因细小琐事或意见遭驳斥、要求未满足而暴跳如雷,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 思维奔逸 联想过程明显加快,概念接踵而至,说话声大量多,滔滔不绝。因注意力分散,话题常随境转移,可出现观念飘忽。病人常有“脑子开了窍”、“舌头跟思想赛跑”的体验。 自我评价过高 自我感觉良好,往往过高评价自己的才能,可出现夸大观念。 精神运动性兴奋 躁狂病人兴趣广,喜热闹、交往多,主动与人亲近,与不相识的人也一见如故。凡事缺乏深思熟虑,兴致所至狂购乱买,每月工资几天一扫而光。 病人精力显得异常旺盛,睡眠需求减少。 作为情感障碍,躁狂症有别于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虽有言语、动作增多,但对周围事情不关注,无情感高涨,往往情感、思维与动作不协调,意志与行为之间出现障碍,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孤僻,有退缩、冲动的行为。一旦患者被确诊是躁狂症,应该完全排除其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否则将影响患者的病史记录。 大部分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即使是最严重的形式,经过恰当的治疗也能从情绪的波动和其他相关症状中恢复到情感的持续稳定。 由于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周期性复发性疾病,因此专家建议采取长期的预防性治疗。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是应对双相情感障碍的长期治疗中可选的最佳方案。 被称为“心境稳定剂”的药物常常有助于控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情。 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心境稳定剂可供选择。锂剂是第一种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躁狂的心境稳定剂类药物,能迅速有效地控制躁狂并预防躁狂和抑郁发作的复发。 抗惊厥类药物,例如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也有稳定情绪的作用,特别是对难治性双相情感障碍有效。抗惊厥药物可以与锂剂合并使用,或者两种抗惊厥药物一起使用,以使疗效最佳。 同时,社会心理治疗是药物治疗的辅助措施。社会心理治疗包括各种形式的心理疗法(或“访谈治疗”)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及其家庭起到提供支持、教育和指导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干预能增加患者的情绪稳定性,减少入院治疗,并能在多个领域改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