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200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特别报道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光荣册
 第B17版:中秋特刊
 第B18版:中秋特刊
 第B19版:中秋特刊
 第B20版:中秋特刊
 第B22版:中秋特刊
 第B23版:中秋特刊
 第B24版:中秋特刊
  
2007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些农民工孩子需要合唱老师”
民间公益助学组织“久牵”创办人张轶超说出教师节心愿
姜燕


  本报讯(记者 姜燕)“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今天是教师节,“久牵”的孩子们盼望已久的节日,他们要将这首《让世界充满爱》送给自己的老师张轶超。“久牵”青少年活动中心,是一个民间公益助学组织,致力于让农民工的孩子也能上兴趣班。

  张轶超,是“久牵”的创办人,今年30岁。2002年他建立“久牵”时,还是复旦大学哲学系一名硕士研究生,如今他已是浦东一所国际学校的老师。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给了农民工的孩子,为了节省时间和交通费用,他甚至在培训点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与这些孩子的父母“合租”。

  “在这里我可以学唱歌!”14岁的屠文建兴奋地说。他来自安徽,父亲是建筑工人,母亲在家照看弟弟。周一至周五放学后、双休日的下午,都是他快乐的时候,因为可以到“久牵”学唱歌。但由于缺少资源,“久牵”的学生数量始终没超过50人。

  “我们最需要的是一位合唱老师,帮农民工孩子用歌声拉近与城市的距离。”这是张轶超的教师节心愿。    >>>详见A3版·焦点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