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比去年壮 15日开捕 苏州农林、质监部门和行业协会负责人昨在沪表态反对暴利 朱全弟 |
本报讯 (记者 朱全弟) 7月31日捕捞测试的结果表明: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将比去年2000吨的产量略高一点。本月15日开捕后,阳澄湖大闸蟹将陆续上市,25日前后达到销售高峰。昨天,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和苏州市农林局、市质监局负责人赶到上海,向沪上农口记者通报有关情况。 杨维龙解释,他们在捕捞测试中了解蟹的体重、腰围、腿长,比较分析后得出了上述结论。去年同期雄蟹重1.8两,今年2.4两;去年同期雌蟹重1.3两,今年1.8两,最后结果要等到本月12日试捕才能确认。 就产量而言,今年围网比去年减少1000多亩,但有三个因素,是面积减少但产量上升的动力: ■ 太湖蓝藻坏事变好事 落实“铁腕治阳(澄湖)”措施以后,许多污染企业被关停,促使阳澄湖水质改善,如今水的透明度比任何一年都好。 ■ 实施了生态养殖标准化 依照阳澄湖养殖专业户俞三男的经验,每亩放300只左右扣蟹,控制数量以提高质量;每亩放500~1000公斤螺蛳,为幼蟹提供饵料;每亩投放30~50尾花白鲢鱼,让它们吃掉蓝藻和多余的浮游生物。 ■ 夹种寒热带水草 过去,阳澄湖种单一寒带水草,到了高温季节就会烂掉。 另外,老天帮忙,28℃左右是最理想的,对于七八九月的食物链循环生长大有裨益。 本报记者提问,太湖蓝藻治理有一个过程,阳澄湖水质何以这么快得到改善?苏州市农林局农业标准化处处长秦伟回答,今年5月太湖蓝藻发生地在太湖上游梅湾湖,阳澄湖没有受到影响。而且,阳澄湖与大陆和海洋靠得很近,进出水道多达90多条,水体转换快,长江补充水源也很快。 本月15日,阳澄湖大闸蟹开捕,此前大量上市的“阳澄湖大闸蟹”多不可信。原因是行业管理规定,不允许未成熟的大闸蟹上市,而这是根据大闸蟹生长的客观规律制订的。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的新防伪标识将于12日公布。至于价格,杨维龙明确表态反对暴利,与会的销售龙头企业、苏州市阳澄湖鑫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中安表示,要起好抑制价格不合理上涨的带头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