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200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特别报道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光荣册
 第B17版:中秋特刊
 第B18版:中秋特刊
 第B19版:中秋特刊
 第B20版:中秋特刊
 第B22版:中秋特刊
 第B23版:中秋特刊
 第B24版:中秋特刊
    
2007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鸣虫上市 挑选饲养有技巧
秋虫居铜胆 虫鸣更悦耳

郭剑烽 范小锋


  眼下,申城各大花鸟市场开始转入鸣虫交易的旺季。然而,面对色泽不一、个头相异的蝈蝈、油葫芦等传统鸣虫,养虫人不知如何选择。上海曹安、万商、西宫草堂等鸣虫市场老法师提醒养虫人,夏末秋初时节,鸣虫虽然品种数量丰富,价格相对便宜,也容易鱼龙混杂,选购时须格外小心。买秋虫不买夏虫是购虫的诀窍。

  夏蝈不如秋蝈  

  昨天下午,记者在万商、西宫两大鸣虫集中的市场,听到一片虫鸣,竹笼竹盒、玻璃罐、纸盒内,叫哥哥、黄蛉、油葫芦、金钟等虫世界的“歌唱家”济济一堂,“引吭高歌”,惹得顾客们驻足凝眸。在不同售价的蝈蝈摊前,马老汉戴上老光镜,仔细观察:标价5元的体色暗褐,体型略微“苗条”,尤其是没有“啤酒肚”;而10元的为草绿色和褐绿色,体格雄壮,翅短肚尾却拖得老长,两者“卖相”似像非像,但叫声差异明显。翠色蝈蝈“极极”鸣声清脆,褐虫则以“吱拉”开腔。“贵的是秋虫。正宗的蝈蝈,来自福建、河北。5元一只是夏虫,叫声一般,但却是野外捕捉。”万商市场的卖虫人向马老汉传授挑虫的方法:南坡虫颜色深,呈铁锈色,北坡虫和人工孵化的常常披着翠绿,但寿命和鸣叫声不如铁蝈。

  底栖虫宜群养  

  西宫草堂斗蟋学会的不少玩虫大师建议,如果纯粹是为了听叫声,在饲养油葫芦、画镜等底栖鸣虫时,“不妨群养”。用瓦片、枯叶、碎石放入较大的镂空塑料盒内,每盒放3至4尾。狭路相逢时,虫虫为争夺地盘会使劲鸣叫威吓对方,有时又会不停地用花腔来取悦求偶。如果有条件放入雌虫,雄虫的“骨头会更轻”,叫声更多更动听。

  铜胆养虫声悦耳  

  为让鸣虫的声音更悦耳,不少葫芦型虫盒子内,常常放置一个如盘香状的铜质弹簧,人称“铜胆”,主要通过声音共振原理,起到扩音的作用。由于不少铜胆用料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大相径庭。王场长透露,曾经接到好几起投诉,消费者反映用铜胆盒养虫,叫声有时反而变得“纤细与轻薄,听得我们都想咬牙齿”。经检查,内胆的材质用的是细钢丝,有的即使是铜丝,也因为用轻铜,铜丝太粗,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要用制作打击乐器的硬质铜丝做的铜胆才是上品”。 

  本报记者 郭剑烽 特约通讯员 范小锋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