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 ——访外交部前APEC高官王嵎生 卫蔚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亚太经合组织(APEC)这个“大家庭”越来越生机勃勃,正是因为它正视自身存在巨大多样性的实际,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兼容、照顾和代表了发展中成员和发达成员的不同利益,以磋商代替谈判,以承诺代替协定,避免了由于集体谈判方式容易引起的利益冲突以及对某成员经济和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为建立公平合理的新型国际经济体制树立了一个榜样。 不是一个“谈判场所” “APEC在创始之初就定性为一个亚太地区的官方经济论坛,各成员通过协商,为一些区域问题的解决制定战略目标,因此它不是一个有强制性约束力的集团,更不是一个谈判的场所。”王嵎生接受记者采访时开宗明义地说。 诚然,从1993年APEC西雅图会议提出“APEC大家庭”精神开始,每一届会议都强调21个成员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所谓“家和才能万事兴”,一个大家庭中有了任何问题,应该集合各个成员坐下来各抒己见,坦陈困难,以便互相取得谅解、达成一致;而不是一个或者几个 “老大”来教训别人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样只能引发别人的反感。这从“大家庭”精神的提出就可见一斑。王嵎生举例说,1993年,当美国作为东道主在西雅图举行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曾希图把APEC搞成一个“在美国主导下”的“共同体”,结果遭到大多数成员的反对,只能把“共同体”(Community)这一表述最终改成“大家庭”(community)。 四点“方式”有利各方 “充分尊重各成员的多样性,承认成员之间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及其带来的不同利益与要求;必须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必须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的原则;必须实行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即共同制定战略但按各自能力行动。这4点‘APEC方式’自从1996年APEC领导人在《苏比克宣言》提出以后,就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应对本地区的机遇与挑战,使所有成员都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全面参与合作,从合作中得到益处。”谈起他亲身参与其出台全过程的“APEC方式” ,王嵎生充满感情。 十几年的实际经历表明,“APEC方式”在维护各成员利益方面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的原则,不仅维护了发展中成员的利益,也同样让发达成员受益。 王嵎生介绍说,1994年在印尼茂物举行的APEC会议上通过的《茂物宣言》宣布: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是APEC活动的两大支柱,发达成员不迟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不迟于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自1989年APEC成立至今,APEC成员通过实施关税多边减让,单边行动和放松管制等活动,使各自的简单平均关税率由15.4%降到7.24%。通过关税降低政策,进入发达成员市场的发展中成员可以取得稳定的出口外汇收入,从而积累工业化发展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发达成员也因此受益。根据《茂物宣言》,随着2010年的脚步越来越近,APEC成员中诸如美国等发达成员面临先一步开放市场、提供经济技术合作以及将关税降低到最低的承诺兑现最后期限。虽然这些成员的简单平均关税率都低于5%,但由于这5%关税削减都涉及难度较大的敏感产品,如农产品等,因此在还有不到3年时间内,它们能否兑现承诺十分可疑。此外,这些发达成员为保证本身利益,提高了市场准入标准、增加了非关税贸易壁垒,也引发了诸多不满。因此,在APEC会议有关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谈判中,它们已经并将继续从现实出发,选择“APEC方式”中的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策略对待《茂物宣言》目标。 不断适应时代要求 “APEC领导人会议的议题越来越广泛正体现了它的时代性,而且这些扩大了的议题也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更不能忽略的是,在议题范围扩展的同时,APEC会议始终把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作为关键问题讨论。”王嵎生在批驳有关“APEC从开始讨论东帝汶问题、反恐议题开始,就从经济论坛转变为政治外交场所”的观点时说。 他表示,APEC会议期间不涉及经济以外的问题是惯例,但领导人在会外进行的活动几乎都跟地区热点或双边关系有关这也是惯例。因为众所周知,经济问题受着诸多外部环境与政策的制约,撇开这些因素单谈经济才叫“空谈”。就拿APEC上海会议来说,当时“9·11”事件的发生使亚太地区共同面临一个反恐的问题,因为恐怖袭击不仅威胁到各成员的安全,也威胁到它们的经济发展与互相的经济交流,因此在上海会议上提出“反恐宣言”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但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在那次会议上,领导人就反恐问题进行讨论主要是在会外,发表的宣言也是以“反恐宣言”而不是大会宣言的形式出现,会议主题还是围绕恢复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等展开的。 再如本次悉尼会议将气候变化作为主要议题之一,也是在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各成员的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如何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基础上制定出符合APEC成员现实的环保目标,以保证它们经济健康而充满活力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21个成员的心声,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特派记者 卫蔚 (本报悉尼今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