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神话:全国重播40多次 ——《亮剑》塑造新英雄形象赢得全国观众的喜爱 俞亮鑫 |
|
由上影集团、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公司和北京海润影视、沈阳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共同拍摄的《亮剑》获得了“五个一工程”特等奖。记者为此采访了两个上海的拍摄单位,请他们讲述了上海参与拍摄这部轰动全国的荧屏力作的成功经验。 领导重视 促成合作 《亮剑》制片人吕超说,上海在2001年拍摄获奖电视剧《忠诚》时,就关注都梁的这部小说,上海市的有关领导亲自看了小说。由于小说的版权已被海润买断,在市委宣传部的关心下,促成了上影和北京海润的合作,后来又有东上海和沈阳军区加盟。《亮剑》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上海领导对创作的关注。当时军旅题材比较少,《亮剑》又是一部男人戏,没有儿女情长,怕收视不好。但有关领导认为,上海的作品不能只有儿女情长、婆婆妈妈,更要有英雄主义的大气之作,这促成了上海参与拍摄《亮剑》,这是上影集团成立后的第一部电视剧。 上海投资 占了一半 在有关领导支持下,上海的两家国有影视机构和北京的民营公司海润进行了合作,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也对拍摄《亮剑》进行了资助,上海的投资占了剧组的50%。去年,《亮剑》在上海评为“文艺精品”,剧组得到了100万元的重奖,极大地鼓舞了主创人员。 创作团队 来自各地 《亮剑》的创作团队来自各地,编剧都梁和江奇涛分别来自北京和南京军区,导演张前、陈健来自广东,男主角李幼斌来自东北,剧中的何政军和两位女主演童蕾、孙俪都是上海演员。沈阳军区还调动了部队协拍。《亮剑》2005年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创下了11%的全年最高收视率,观众多达2亿。去年《亮剑》在各地重播,多达40次以上。 高级将领 真情实感 东上海影视公司影视总监胡志明说,拍摄《亮剑》体现了上海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因为,写李云龙这一我军高级将领形象是一大突破,以往影视作品凡写我军高级将领者大多是“高、大、全”。李云龙农民出身,打仗勇猛,敢爱敢恨,言行粗鲁。他能在雨中深情地一夜求婚;他会冒着妻子被日军残害的危险命令对敌开炮;他会“抢占”自己心爱的战利品……总之,他是个有缺点的英雄。播出后,观众被李云龙的真情实感所打动了,“亮剑”精神也成了许多企业的精神。另外,当时有人认为此剧缺少“女人戏”会影响收视率,因为荧屏前的观众更多的是女性,但播出引起的高收视率证明,只要故事精彩,观众不论男女,都喜欢看充满英雄主义的大气之作,它打破了“男人戏”没人看的神话。 首席记者 俞亮鑫 评论 07091012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