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200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特别报道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光荣册
 第B17版:中秋特刊
 第B18版:中秋特刊
 第B19版:中秋特刊
 第B20版:中秋特刊
 第B22版:中秋特刊
 第B23版:中秋特刊
 第B24版:中秋特刊
    
2007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想|到|就|说|
赝品就该打碎?

郝云香


  □ 郝云香

  北京电视台有一档《天下收藏》节目,该节目讲究互动性,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中的“藏品竞猜”最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有一次,竞猜一瓷瓶的年代,竞猜过后,主持人开始介绍该瓶的特性及优点,让大家觉得这是件真品。突然,主持人手中的锤子砸向瓷瓶,瓷瓶立刻被打碎,正当观众吃惊时,主持人说,这是一件制作逼真的赝品。

  赝品也许没有收藏价值,但总会有点实用价值吧。为吸引观众的眼球而制造击碎赝品的噱头,既浪费也不符合环保原则。虽说打碎的是一件赝品,却像是打在了观众的心上,好好一件东西,突然变成垃圾,何必呢?倒不如奖给观众,更利于节目互动。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