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200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特别报道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光荣册
 第B17版:中秋特刊
 第B18版:中秋特刊
 第B19版:中秋特刊
 第B20版:中秋特刊
 第B22版:中秋特刊
 第B23版:中秋特刊
 第B24版:中秋特刊
  
2007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年春节前将全部出版
“六角丛书”:让书价回归理性

郭莹玉

  ■ “六角丛书”封面之一

  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六角丛书”前天在广州举行巡展仪式。丛书首批66种,于今年7月首发。这套丛书包括很多经典的世界名著,如《飘》《雾都孤儿》《茶花女》等。而让人惊讶的是,其定价非常低,平均价格仅7元,最贵的也才10元。丛书一上市便引起业内极大关注。

  便宜一半 读者得益

  近年来,我国图书市场鱼龙混杂、价格虚高,读书似乎成了件奢侈的事,名著对于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更是可望而不可即。

  据光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王林介绍,这套丛书包括“中外名著”“感恩”“青少年读物”3个系列,共300余种。出版前酝酿了一年多的时间,前期投入2000多万元。

  为何取名为“六角丛书”?王林说,这是受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及性丛书“五角丛书”的启发。他说,目前市场上的图书定价每印张在1.2元和2元之间,一些包装精美的书甚至达到每印张3元以上,“六角丛书”以每印张0.60元作为单色图书的基价,比一般的图书要便宜一半左右。

  记者了解到,这套丛书明年春节前将全部出版。所有外国书籍全部由原文直接翻译成汉语,10%左右经国内翻译高手重新翻译。

  形成规模 才能赚钱

  “六角丛书”一推向市场,就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关注。记者在广州购书中心随机采访了几位读者,他们均表示,这套丛书太“值”了,价格这么低,质量却这么好。光明日报出版社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价格问题是目前儿童读物市场存在的最大问题。记者在广州购书中心采访了几位读者,90%以上表示现在的图书价格太高。

  王林告诉记者,丛书并没有通过降低纸张质量等因素压缩成本,只有销售3万套以上,形成市场规模,出版社才能赚钱。因此,策划和出版都是需要勇气的。但他“相信名著的号召力,市场应该没有问题。”

  价格虚高 原因有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图书市场价格虚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从1993年以后,图书价格由出版社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定价,无须经物价部门核准。特别是近几年,图书市场不景气,有些出版社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提高书价。

  二是发行环节过多,带动了经营成本的提高。出版商为了使自己的书能卖出去,必须兼顾发行商的利益,故而把定价提高。

  三是人们对图书纸张质量的要求提高,使图书的成本不断上升。

  四是有些出版商为了促销需要,运用高定价低折扣来吸引读者。

  王林说,还有部分具有垄断出版、强制消费性质的图书价格过高,如各种资格考试指定用书、行业标准用书等。

  据调查,目前,资格考试用书平均印张单价为2.5元左右,较一般图书印张单价要高25%以上;行业标准用书价格更高,某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仅109页,印张单价竟高达5.24元。

  王林建议,应依法制订图书行业价格管理规章,尤其是应建立定期发布图书平均印张价格信息的制度,要对不同类别的图书平均印张单价分别进行监测、分析、统计,计算出各类图书的全国平均印张价格,每年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在相关媒体上公布统计,为图书出版单位制订价格提供参考。

  郭莹玉 (新华社广州专电)

  评论 070910123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