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美丽足球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 广 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 广 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9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忘历史之痛 展望未来和平
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年底开放

朱波


    今年是震惊中外的惨案——南京大屠杀70周年大祭。记者从南京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已经封闭扩建1年多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于年底的12月13日重新对外开放。

  参观人数超过千万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始建于1985年,是我国第一座抗战史系列专题纪念馆。据悉,为纪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1万平民和士兵而建的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开放最初20年间,已累计接待中外观众1000余万人次,其中国外观众90万人次(日本观众45万人次),成为对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外配合国家开展民间外交及国际和平友好交流的重要场所。自2004年3月1日后,有关部门决定场馆免费对社会各界开放。

  随着纪念馆在国内外影响的不断扩大,前来参观、吊唁的各国人士越来越多。位于南京市江东门老纪念馆的规模设施、展示陈列已无法满足所承担任务的需要。2006年6月,南京市决定闭馆原址扩建。

  新馆面积扩大6倍

  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占地面积约7.32公顷,总建筑面积2.31万平方米。为原面积六倍多。目标年接待能力将达到150万人次,成为中国最大的实物史料型纪念馆。

  据负责新馆设计的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介绍:新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计总体构思体现战争、杀戮、和平三个概念,建设内容主要有新馆建造、老馆改造、万人坑遗址保护、冥思厅及祭场、和平公园及馆藏交流区等项目。空间布局寓意为“铸剑为犁”,平面布局映现“和平之舟”理念。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受到海内外人士强烈关注,不到半年,纪念馆就累计收到来自社会捐款42万余元。

  主题雕塑期盼和平

  经过长达一年多的施工,目前,新馆建设工程已经进入最后阶段。记者获悉,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号召南京市民为建在馆内的一尊主题雕塑的3个备选方案进行投票。

  记者了解到,这尊暂定名为“和平”的雕塑由鲁迅美术学院孙家彬教授设计制作,雕像主体由母亲、孩子及和平鸽组成,高10米,为汉白玉材质,其位置则安放于新馆参观顺序的末尾——和平公园内。作品以象征寓意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表达人类期盼和平、憧憬美好未来的总体意境和主题思想,与纪念馆前面表现灾难的另一组青铜材质的“母亲”雕塑有所区别。

  不忘历史之痛,但要展望未来和平,这正是新纪念馆想要表达的主题。该馆负责人这么告诉记者。

  记者还了解到,12月13日开馆日,南京市将举行规模宏大的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活动。     特约记者  朱波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