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美丽足球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 广 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 广 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9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组迷你“竹景园”在古猗园登场

超英

  ■ 迷你竹景园一瞥

  “第八届上海竹文化艺术节”日前在上海古猗园拉开帷幕,园内新增十组迷你“竹景园”,这是沪上首次以竹为主材的特殊园艺造景。

  据了解,这十组迷你竹景是沪上园林专家的杰作,为了增加这些竹景园的文化韵味,竹景园景观与取名,取材于与上海文化特别是竹子有关的典故,如上海的简称“沪”的由来,沪字与渔民捕鱼的工具竹子有关,因此而成就是一个“沪的由来”的迷你竹景园。

  迷你竹景园的制作还引用了立体花坛的办法,如“柳毅传书”竹景,由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参展,男女主人翁就是以立体花坛的形式制作的,并配上了塑像以及竹子的元素,形象化了唐代李朝威笔下的浪漫神话。上海市林业总站的《潇湘竹韵》,以荷花池为背景,以竹菊为主材料,不但营造了黛玉咏竹的景象,还表现出《红楼梦》潇湘馆“竹影参差,苍痕浓淡”的意境。闵行区农业和绿化管理局的“竹林七贤”,以拟人化手法,传达了竹的高洁品质。嘉定区园林绿化管理署的《蟹肥菊黄》竹景,池塘绿荫,菊花似锦,蟹撼竹篓,反映了秋实丰盈、生活美满的意境。 超英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