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选民“说”来一个公交站点 ——记松江岳阳社区荣乐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玉华 鲁雁南 |
|
今年50岁的张玉华有31年党龄,现任松江区人大常委、岳阳社区(街道)党工委委员、荣乐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熟悉她的人都夸她是一位敢于下情上达、善于上呼下应的“小巷总理”。针对居民提出的“急、难、愁”问题,她不敷衍了事,不回避矛盾,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担当好政府与百姓间的沟通桥梁,用居民的话来说:“两边都‘摆平’才是水平。” 上呼下应“苦口婆心” 连续7年荣获上海市文明小区称号的荣乐小区是松江最大的老式小区,共有3344户居民、1万多人。2002年,小区里私家车多了起来,但小区道路规划跟不上新情况,有车族强烈要求拓宽小区道路。张玉华把问题反映到有关部门,拓宽工程很快就被列入2003年区政府实事工程。 谁知好事多磨,工程刚开了个头,就因个别居民举报“破坏绿化”而停了下来。这时,张玉华首先自我反省:“光会反映问题还不够,抓落实的时候也要全心全意为居民着想。”紧接着,她请来居民代表开座谈会,一遍遍苦口婆心地解释工程的必要性、政府部门的全局考虑,终于把个别持反对意见的居民说通了。第二年,工程队再次开进小区,恰逢天然气管道铺设工程同时开工,由于事前工作做得细,3个月施工下来,没有一个居民投诉。 下情上达“有一说一” 连任几届区人大代表的张玉华下情上达时“有一说一”,监督政府落实时更不含糊,“因为我是百姓的代表,不能糊弄百姓。” 荣乐小区和周边仁乐小区等小区的老人特别多,他们常常要到松江中心医院看病,但门口却没有公交车。去年区人代会上,张玉华把这条意见提出来,得到的答复是:“公交线路年底调整时会考虑设一个站点。” 一年过后,答复没有兑现。今年区人代会上,张玉华再提。得知“年内考虑”,张玉华“紧追不放”:“能不能拿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表?如果不能解决,也把理由讲给我听,我回去跟居民们解释清楚,他们会理解的。”在张玉华的追问下,有关部门给出了“时间表”:“今年12月前肯定解决”,张玉华细心地留下了相关负责人的电话号码。 上周,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张玉华:经各方协调,决定在相关公交线路上增设一个站点,就在荣乐小区和仁乐小区门前的乐都路上,9月底就能开通。 本报记者 鲁雁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