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美丽足球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 广 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 广 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9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师节“尊师重教”竟也让人犯愁——
家长愁送礼 老师愁拒礼

马丹


  昨天是教师节,原本“尊师重教”的节日却让不少家长和老师头痛不已。家长发愁该不该送礼、送什么礼,老师头疼要不要收礼、怎么拒礼。对此,沪上不少中小学发出倡议书:拒收礼物,还教师节的纯净温馨。

  送礼出于无奈

  教师节前,陈女士就为送什么礼物给女儿的班主任想破了脑袋。陈女士说,原本想送束花表达一下对老师的感谢,不送礼了,但和周围的亲朋一交流,发现大家都在送。“别的家长送了,我们不送,老师会不会嫌我们太小气?就是选礼物太麻烦,不能太张扬,又不能拿不出手。”

  记者发现,不少家长都表示会给老师送礼,月饼券、交通卡、U盘等小体积礼物成为家长首选。而一些家长送礼则出于无奈的跟风。

  被礼物吓怕了

  怕老师不收,就用快递寄去;贺卡里面,夹几张月饼票……为了把礼送出去,家长们动足脑筋,老师们却左右为难。一位中学老师向记者大吐苦水:“这礼,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收了,都不知怎么解决,今后还要还人情;不收,怕家长觉得我对他们小孩有意见。”

  江苏路第五小学副校长左玉珍说,家长送礼的不良风气,还容易造成孩子间的攀比。“不少学生知道同学的父母送了礼,就回家缠着家长也要送。”

  倡议“微笑回报”

  昨天,世界外国语小学每位学生和老师都收到了一份由学校家长委员会发出的倡议书。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发起“微笑行动”:每天多一些微笑,用微笑表达关爱,用微笑传递友情……家长卢津源是此次活动的发起者之一。他说,教师节不该是简单的送礼和请客吃饭,应该提倡一种精神,希望能用真诚的微笑来表达对老师的关爱。“如果学校里人人都面带笑容,整个校园的氛围就会特别温馨,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很有帮助。”  本报记者 马丹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