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美丽足球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 广 告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 广 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9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想到就说】
就是应该打碎赝品

陈言


  □ 陈言

  《天下收藏》节目中出现主持人打碎制作逼真赝品的镜头,引来部分观众意见,认为赝品虽然没有收藏价值,但总会有点实用价值吧;既浪费也不符合环保原则,不如奖给观众,更利于节目互动。观点出发点很善良,但是与现实有悖,很难令人苟同。

  按现在知识产权观念,赝品本身就是对正版或原作的一种伤害和侵犯,在法治社会里决不允许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无论从环保还是从实用的角度讲,赝品的销毁合法也合理。不存在仅仅因为有所谓的实用或环保价值,就能高抬贵手放一马的理由。奖给观众之举,那是对赝品的保护,对原作或正品的莫大讽刺!这个道理应当成为国人的共识。《天下收藏》是为了向天下人示真打假的,打碎的举动虽看上去粗暴了点,就其教育意义而论,无疑是利大于弊的大好事。

  打假护真维护正品的观念,需要我们观念更新。否则,在今天开放的世界上,我们凭何立足与人竞争呢?!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