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彭德怀问题”牵连的开国将军 尹家民 |
8.万毅心中也盼望着能对自己的“问题”有个说法 被撒销了职务的万毅将军,只能足不出户地呆在家里。直到1960年3月的一天,中央组织部找他谈话,指定他到陕西省委,接受工作分配。这没有商讨的余地,他也没有别的想法,二话没说,于4月12日,带着全家从北京到陕西省委报到。陕西省委决定他到省建委任副主任。他当时也是带着一种今后要好好工作来弥补过失的心情,总想尽力把工作干多一点,干好一点。所以,分工一定,6月初,他就带着计划处的同志,先到宝鸡市几个工厂去了。可是,刚到11月中旬,又突然接到了新的任命:由省建委副主任,改任省林业厅副厅长。为什么改任?后来才知道,中共西北局的一位领导到西安检查工作,得知万毅在建委任副主任,便说:“这么一个右派,怎么能做这项工作?这样使用不当。”省委就让万毅转到林业厅去工作了。 万毅仍是抱着积极工作改正错误的心情,对干什么工作并不在意。况且自己也没有挑选工作岗位的权利。接到新的任命后,他立即就到林业厅报到。因为厅长很能团结人,万毅在那里还算顺心。他积极工作到1965年,省农业厅和林业厅合并为农林厅,万毅仍任副厅长。这使他有机会到下面的人民公社进行调查,了解一些当时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可是,没有多久,他又被调去参加“四清”工作,被分配到水利厅和农林厅下属的几个工厂搞“四清”。 在这期间,他心中也盼望着能对自己的“问题”有个说法。1964年,毛泽东在一次针对“二十三条”的讲话中说:“真正跟彭德怀、黄克诚跑的不就是那么几个人吗?”他指的是邓华、洪学智和万毅等人,这是又一次给这几个人定性,而且让全国上下尽人皆知。万毅又失望了。其实,他对弄清这个冤案本身,并不抱什么希望。只是想能在这里安下心来,能在林业这个专业上做点工作,出点力,也总算是尽了一份心。 1960年5月,洪学智被下放到东北,安排在吉林省农业机械厅当厅长。调离军队,离开北京,来到东北,降职安排工作,巨大的落差让人不觉为他担心。有人曾问过他:“从总后勤部部长到一个省的厅长,你不觉得亏吗?” 洪学智心中很坦然:“我参加革命就不是为当官,有利于革命工作我就干。战争年代,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每个人都时刻准备为祖国光荣献身,哪里还有心思想将来做什么官?即使到了和平时期,不论做什么官,干什么工作,还不是为了把国家建设好,让祖国强大起来,使人民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我从一开始参加革命,跟着共产党走,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被降职使用,我也并不觉得有多懊丧,只要有工作干,能为党和人民继续做事情,也就别无所求了。” 平静的心态使洪学智对工作总是充满热情。特别是对东北这片土地更是充满深情厚意。在这里,他参加了整个东北解放战争,并曾率部围剿土匪,使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回到人民手中。抗美援朝作战,这里是志愿军的强大后方,前线需要的作战物资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前方。不知多少次,他从朝鲜战场到北京汇报前线情况,又从北京带回毛主席、党中央对作战的指示,每一次,都要路过东北这片土地。在这片沃土上,留下他多少来去匆匆的脚印啊!他在心中深深眷恋着这片富庶的沃土。现在,他作为一个建设者而来,也绝不愧对这片美好的土地。 作为农业机械厅厅长,实现农业机械化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与厅里其他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下到县、乡、村调查,了解农民的需要,制订发展农业机械的规划、步骤、办法。在每个县搞了一个农业机械厂。他还找有关部门,千方百计从德国引进了一台收割机,把厂子建在四平,从全省农机系统抽调精兵强将,把这台引进的收割机全部拆开,研究其构造原理,然后再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组织生产,终于制造出了国产的收割机。经过几年的努力,吉林省农业机械生产能力和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所生产的农业机械不仅能满足本地、本省的需要,而且有不少产品还销往其他省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