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 连建明 |
连建明 个人住房贷款深受银行的喜爱,这一点,从上市银行2007年半年报中可以看出:上半年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快速增长,占银行贷款业务总额的比重近1/5,同比增速为10%-30%。 银行之所以争抢房贷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益驱动——住房贷款快速增长可给银行带来较稳定的高利息收益。在上市银行各类贷款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利息收益率最高;同时,房贷由于有住房作为抵押,违约率比较低,一向被认为是优质资产。这种情况下,银行自然要争抢市场份额,大量发放房贷。 但是,近期美国发生的“次级房贷”危机,给我们敲响了风险警钟。几年前,美国楼市十分火爆,炒房盛行,银行也就拼命发放房贷,获取高收益。然而,随着美国连续17次加息,楼市突然陷入了低迷,而购房者由于负担加重,还款压力大增,违约率急剧上升,一些房贷公司陷入困境,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 可见,由于房贷是个长期贷款品种,其间的风险很难把握。尽管我们目前的楼市还是很火爆,但谁也说不准,未来的10年、20年,会不会一直火爆,况且我国也进入了加息周期,2004年以来央行已经7次加息,如果也像美国那样来个17次加息,房地产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至少购房者的还款压力将加大,也许银行的风险就会暴露出来。因此,银行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而将防范风险抛至脑后。如果要做个百年老店,以谨慎的态度防患于未然是必须的,相信这样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上海电台今天下午4时30分《晚报大家听》(中波990、调频93.4)同步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