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CPI涨势可能回落 专家分析认为:全面涨价可能性不大 张毅 江国成 |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月度统计报告,受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今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5%,连续4个月创出新高。 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特别是自4月以来,月度CPI涨幅连创新高,未来几个月还会大幅上涨吗? 食品价格上涨 助推CPI走高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8月CPI上涨6.5%是在预料之中。推动CPI走高的主要因素仍然是食品价格上涨,特别是猪肉价格。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9个百分点,占涨幅的90.8%。 8大类商品中 5类涨3类跌 姚景源说,今后几个月CPI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没有必要担心物价的全面上涨。他认为,虽然CPI是反映通胀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目前主要是食品类价格上涨,属于结构性上涨。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8大类商品中,8月份,仍然是5类上涨,3类下降,并没有全面上涨。 出台系列措施 稳定猪肉价格 姚景源表示,随着国家各项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措施逐步产生效应,预计今年四季度,CPI涨势会有所回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毕井泉日前表示,中国的物价总体上仍处于可控范围,没有出现由于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全面、持续的价格上涨。 他说,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促进生猪生产的恢复和猪肉价格逐步趋于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短期内就能使价格指数回落到3%以内。因为农业生产有周期性的滞后影响,随着猪肉价格趋于稳定,物价指数上涨的幅度也会趋于稳定。专家们一致认为,如果未来几个月物价控制得较好,那么全年CPI上涨有可能控制在4%至5%之间。 新华社记者 张毅 江国成 (据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