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 吴凤珍 |
我正在书房敲键盘时,忽闻窗外有孩子们的嘈杂声。这声音像在围墙上,我急忙探头望——不好,几个十岁刚出头的孩子竟敢爬上了围墙在那儿采摘我家楼下邻居天井棚上的葡萄!这是野葡萄,不能吃、也不好吃。这围墙有近两米高,万一不慎跌下危险!且墙上都插上了碎玻璃,万一戳破了脚!当然,更令人揪心的是孩子这种举动是个不良倾向。 我立即高喝他们下去,他们扒在那根本不牢的棚上,嘴里吃着这不过一粒花生米大的葡萄,对我嬉皮笑脸地不肯下。直到我发怒训斥了,这才悻悻地爬下去! 他们都操外地口音。可以肯定这些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现在一般家庭的孩子都娇生,哪要吃这种葡萄。 我瞧着这些孩子的背影,心里有好多的话想对他们说:“孩子们哪,我童年时也穷过、馋过。那时我人还没桌子高,瞧见我那较有钱的伯母从上海带回来不少五彩缤纷的糖果糕点,是我从没见过的,于是踮起了脚,瞧了一眼,哪知,伯母便恶狠狠地朝我额上敲了一个‘毛栗子’,嘴里骂道‘馋鬼’!我自然哭了,我娘知道后,替我抚额上的包,再三教导我:‘不要气而要记,穷要穷得有骨气,别人再好再多的东西看都要不看一眼,有志气的以后凭本领挣了钱自己买,没本领那就争气别看。懂吗?’——这是我第一次接受到母亲这样严厉的教诲。以后,却还有更大的考验来了:我家因父亲失业,一家人常常饿肚子,放学回家,镬子还是冷冷的。而同在一个客厅吃饭的伯父家夫妻俩却是满桌子的美味佳肴,我们兄弟姐妹都目不斜视,干脆走出了家门。可刁钻的是客厅里飘来饭菜的香味直往我们的鼻孔里钻,人在极饿时要抵挡这香味的诱惑确是不易,何况是几个小孩子乎?我们即便嘴里多了馋涎也到背人处偷偷去咽哪!对我们来讲这是意志上残酷的磨练,别人的食品和一切东西我们都要做到不‘馋’”。 “祖上传给每房有四只骨牌凳,我们这一房人多,每当吃饭时,见伯父家不在吃,便借了他们的凳子一坐。此后,伯父便用绳子将凳脚与桌脚捆绑在一起。从此我们宁可都站着吃,也没再去碰他们的凳子。人哪,人穷志不可穷!所以家长首先要教育孩子的是戒馋!只有不‘馋’了(指广义的馋),孩子才有了健全的人格,这是学做人的第一步!” 岂料次日上午,孩子们又来爬围墙了。经过我一再的怒吼,他们这才又悻悻地而又不大甘心地走了。 “——我母亲又说,不能怨别人不帮,人家理当救急不救穷的。我们要自力更生来救自己!读不起书,我就辍学当学徒,挣工资养活一家人及培养兄弟妹子读书。渐渐地兄弟妹子都长大‘出山’了,我们的经济条件逐渐好转了。而伯父一房因伯父过世无小辈而无人赡养老伯母时,我们这一房担负起了赡养伯母的责任:将大弟过嗣给伯母当儿子,我们每人都给她零花钱,过年过节另外给她过节花的钱,我们把她当亲生母亲般地孝顺。让她同母亲朝南坐,一只鸡的腿母亲吃一只,她也是吃一只。她心脏病发时,我们所有的男人抬了她躺着的藤榻在街上狂奔去医院,知内情的邻居们都惊奇了,对这样的老人,何妨宽容些,我们奉献的是颗爱心哪!” ——蓦地有人敲门,楼下邻居来人对我说她们家放在天井里准备封阳台的铝合金材料缺了些,她们已抓住了小偷,是爬到围墙偷葡萄的孩子,请我核实一下是否是这个孩子?我细细辨认一下,答道:“这孩子是爬上墙的,但,东西是否是他偷的,那我就没瞧见了。” 邻居下楼了。我从窗口再望一眼那孩子,从他自己矮下身躯、屈膝蹲下这个举动看,我已了然于心,我那颗心真的好痛好痛哪! 我真想大声地唤道:“孩子,做人要能挺得起胸膛,在人生的道路上刚迈出第一步,为了‘馋’,多了只不该有的‘手’,且别的不学,却学犯罪嫌疑人蹲下做矮人。孩子站起来,纠正这走歪了的第一步,重新把握住方向,昂首阔步地向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