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天,“希望之星”陨落 ——安倍晋三执政历程回顾 袁原 |
|
去年9月20日,安倍晋三高票当选自民党总裁,6天后成为日本首相。那时安倍刚满52岁,是二战后日本最年轻的首相,被誉为“希望之星”。然而不到一年,曾经的“希望之星”就这样如流星陨落。 高调登上舞台 安倍出身政界名门,1991年踏入政坛,2006年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挫败麻生太郎等多名资深人士,高票当选,成为日本首相。 这位年轻首相温文尔雅、衣着考究,成为不少女性崇拜的对象。媒体对安倍也基本“一边倒”,围绕他的一切事物都成为追逐目标,连他爱吃的冰激凌也成为市场畅销货。 上任不到一个月,安倍的民意支持率一度超过80%,只因他当时启动了访问中韩的“破冰之旅”。 “强国”情结遇冷 言语谦恭的安倍一心要扩大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施政纲领中有不少政策立场强硬。 角逐自民党总裁之时,安倍即以主张修宪赢得保守势力支持。当选首相之后发表施政演说时,安倍再次表明,任职期间对内工作重点是推动修宪。在他看来,只有修改和平宪法,日本才能进一步发展,成为他描绘的“美丽国度”。 但日本民众对修宪反应冷淡。日本广播协会4月一项民意调查显示,44%的受访者认为不应修宪,希望修宪的受访者只有22%。 丑闻飓风连袭 内阁成员不断曝出的丑闻,如飓风般吹散了安倍的高支持率。 影响最大的是年初曝光的“养老金案”。调查发现,日本社会保险厅约5000万份养老保险缴纳记录表与缴存人对不上号,还有1400万份记录根本就没被录入电脑系统,而原始记录早已销毁。 “养老金案”曝光后,《朝日新闻》调查显示,51%选民不再支持安倍政府,是安倍上任后的最低纪录。 此后内阁成员又相继传出丑闻,安倍因此被视作管理无能、用人不当,支持率继续大幅下跌。 光环已然散尽 国内要求首相辞职的呼声渐涨,自民党内部也有人“逼宫”,安倍这颗“希望之星”已经光环散尽。 给安倍政权最后一击的,是7月参议院选举。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把参议院第一大党地位拱手让出,堪称“历史性惨败”。 此时,日本国内再也难寻当初的“安倍热”,他曾经为媒体称道的名门出身被视作致命缺陷,他并不张扬的性格被视作“僵硬”。 一片嘘声中,安倍拒绝辞职并重组内阁,但不到一周就有5名成员爆出政治献金丑闻。 宣布辞职时,安倍的低调讲话与认错无异。“我反省了许多事,”他轻声说,“我的新旧内阁无法留住公众信任,这是我的责任。” 袁原 (新华社供本报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