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双流专刊·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 广 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广告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6版:好吃·月饼专版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专题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 广 告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上海地产
    
2007年9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产食品标签难觅过敏提示
市民选购食品要有“防过敏意识”

皇甫萍 彭小华


  本报讯(记者 皇甫萍 通讯员 彭小华)去超市购买袋装食品的时候,你会注意些什么?“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大多数人这样回答,很少有人关心食品配料内容以及相关的过敏提示。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市场上进口食品加注过敏提示较多,国产食品标签上却很难寻觅到。专家提醒,在有关食品标识的规定尚未完善之前,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主动关注食品标签配料,避免误食含有过敏原的食物。

  加工食品易含过敏原

  “配料中含有小麦、贝壳类海产品、牛奶和鸡蛋制品,可能含有微量芝麻成分。”食品包装上的这句话就是过敏提示。“过敏”,其实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喝牛奶会拉肚子,有人吃海鲜会过敏……因此,过敏体质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倍加小心,然而由于食品配料的复杂性,“明枪”好躲“暗箭”难防,一不小心就会中招。

  据专家介绍,过敏症症状来得很急,很容易被发现和引起患者注意,而且症状多数集中在皮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会引发哮喘,有的人会拉肚子,反应严重者须忌口。乳类、蛋类、海鲜类、坚果类、饮料类等食品都会引起一些特定体质人群的过敏。我国儿童的食物过敏原集中在鸡蛋和牛奶,而成人过敏原则比较广,有对海鲜、坚果过敏的,有对油料作物过敏的,还有对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色素过敏的。经过加工的食品很容易含有过敏原,但消费者并不了解,比如牛奶过敏就很难防,沙拉酱、饼干、糖果都可能含有牛奶。

  国产食品不见过敏提示

  目前的超市食品包装上究竟能不能找到过敏提示呢?记者日前先后来到普陀区的几家大超市,发现纯内资企业生产的食品标签上还找不到过敏提示语,一些合资或者外商独资企业生产的食品包装上则能找到。比如一家美国食品公司在国内生产的饼干等的包装上,都在配料表旁标明:此生产线同时加工含有花生、芝麻、蛋制品及芹菜等产品;一家外资的薯片生产商在产品外包装上提示:本品含有牛奶、小麦及大豆;一些合资的休闲食品也都标明:可能含有微量贝壳类海产品成分。

  “过敏提示”将必须标注

  记者了解到,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公布《食品标识标注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对可能导致某类人群过敏反应的食品或以其作原料加工成的食品不但强制要求标注过敏提示,而且详细规定了警示说明。

  比如食品中含蜂王浆应当标注“该产品含蜂王浆,可能引起多种过敏反应,尤其对有哮喘和过敏史的人群可能致命”等字句;添加咖啡因的饮料除标注咖啡因含量外,还应当标注“该食品添加咖啡因,不适用于儿童、孕妇、哺乳妇女和对咖啡因过敏者”等。因此,过敏提示即将成为食品包装的必须标注语之一。

  评论 07091310602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