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 都 会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双流专刊·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上海地产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投资理财
 第A31版: 广 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广告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6版:好吃·月饼专版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专题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 广 告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上海地产
  
2007年9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墙上贴着收费标准,实际收费却是另一套“标准”——
火车站公用电话费谁说了算?

金恒 王勤俭


  近日,读者李先生从铁路上海站出站后,在南广场一家小店内打了个国内长途,1分多钟竟花了3元钱。“什么电话这么贵?”9月9日晚,记者特地去打了几个电话。

  何来1元“座机费”?

  从火车站的西南出口出来,就看到一家叫宏鹏卖品部的烟杂店,放着几部公用电话,计价器则放在柜台下。店内没有张贴公用电话的收费标准,营业员说:“国内1元1分钟,市内1元3分钟。”

  记者打了个电话到成都。挂上电话,营业员看了看计价器说:“2分多钟,4元。”“不是1分钟1元吗?”“还有1元是‘座机费’。”记者身旁的两名外地女孩打了4分多钟,被收了6元话费,嘟着嘴说:“怎么那么贵啊?”当索要发票或者收据时,营业员称没有,一旁年纪稍大的营业员更有些不耐烦:“怎么回事?一个电话呀,怎么那么烦。”

  墙上标准摆样子?

  从南广场西南出口到东南出口,七八家商店都有人值守公用电话,但是,张贴收费标准的店不多。即使墙上张贴了收费标准,顾客都要眯起眼睛向墙上看,才能从纷繁复杂的收费标准中,找到一条有关公用电话的收费标准——国内长途1分钟8角,市内前3分钟5角。

  记者问了一圈,这些公用电话的收费都是国内长途1元1分钟,市内电话1元3分钟,并不加收所谓的“座机费”,当然,也没有任何收据。记者在一家食品超市打了个1分钟不到的国内长途,收费1元。“国内长途不是8角钱1分钟吗?”“都是1元,没有8角。物价放开了,谁还在意这点钱。”在一家商店门口,工作人员还特地提醒:“1元1分钟,想好了再打。”

  究竟是否乱收费?

  记者拨打的公用电话号码属于铁通公司,因此,记者致电上海铁通客服热线。工作人员介绍了有人值守公用电话的收费标准,市内电话前3分钟5角,超过后每分钟2角;国内长途1分钟8角,非繁忙时段4角,而且,有些地方的国内长途价格还有所下调。

  既然如此,火车站的公用电话收费是不是要贵一些?工作人员表示不太清楚。是不是要加收1元钱的“座机费”?工作人员也不知情,称遇到此类情况可以投诉。但是,大多数公用电话都不提供收据,顾客无凭无据怎么投诉?

  记者从上海电信了解到,他们的有人值守公用电话收费标准与铁通大致相同,“只要是在中国电信申请的正规公用电话,都执行这套标准,不会有所不同。”

  火车站是上海的窗口,体现了城市的文明形象,服务细节值得有关部门的重视。是不是乱收费?大家需要个明确的答案。

  本报记者 金恒 王勤俭

  评论 070913107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