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阳光特奥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职场方圆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上海地产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教育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现代家居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天天搜楼
    
2007年9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买家电 小心被“假话”误导


  不管购买数码产品还是家电产品,如果事前不先“做功课”,不仅在价格上会被“斩”,而且也会因为听信了卖场促销人员看似可信的推销宣传,而被骗上当,买到并不称心如意的产品。这里我们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容易误导人的宣传说辞,如果你对此一窍不通,那就很可能会被促销人员牵着鼻子走。

  误导说辞1:“这款电视的液晶屏,是采用某国外品牌生产的第七代液晶屏,所以技术先进,清晰度要比其他同类产品高……” 

  所谓的第几代是指生产液晶屏的生产线的级别。级别越高,所能切割的液晶屏的尺寸也就越大。如第八代液晶屏生产线可以切割出比第六代和第七代生产线更大尺寸的液晶屏。但并不是说采用第八代生产线上下来的液晶屏的液晶电视,在清晰度或显示效果上就比前几代的要好,这跟电视机采用的技术是完全不相干的。也就是说,只要采用相同的图像处理技术,第六代生产线生产出的电视机,在性能表现和画面效果上,完全可与第八代生产线生产的电视机相媲美。

  误导说辞2:“这款液晶电视全面兼容目前最清晰的1080P数字高清电视格式。”

  这句话说得非常巧妙,既不能说它全错,但也不能说它全对。所谓的“全面兼容”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这款液晶电视的最大分辨率可以达到1080P(即1920×1080),这样的话,就可以播放各种分辨率的视频节目了。另外一种理解是,这款液晶电视的最高分辨率并不是1080P,而是低于这个标准的、清晰度较低的产品。但同样能够播放1080P的高清晰节目,只不过清晰度没有前者来得好而已。而这两种规格的液晶电视一般差价都在一二千元以上,所以如果碰到类似的说辞,一定要问清楚电视机最大的分辨率到底是多少,千万不要听信一面之词。

  误导说辞3:“变频空调比定速空调省电!”

  从技术的特点来说,变频空调确实比传统的定速空调要省电,但有个前提,就是要长时间使用才能体现出来。而目前变频空调的价格要比同规格的普通空调贵上二、三倍,再加上要长时间使用才能省钱,所以要收回这个差价,并开始节电省钱,估计要五、六年以上了。说不定到时候空调都已经“寿终正寝”了。

  误导说辞4:“液晶电视比等离子电视更清楚……”

  类似的说辞还有“等离子电视比液晶电视清楚”。其实,两种平板电视的优劣很难用“清楚”2个字概括的。如果两台电视的分辨率一样,再加上各自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根本就无法分辨出谁更清楚。

  误导说辞5:“我们的摄像机清晰度高达300万像素!”

  又是一个偷换概念的说法。以目前民用数码摄像机的水平,如果能拍摄300万像素清晰度的视频流,已经是非常顶级甚至是专业级的产品了。这样的宣传说法,往往是指这款摄像机可以拍摄300万像素的照片,而不是视频!也就是说,拍出来的照片清晰度,等同于300万像素数码相机的水平。

  误导说辞6:“由于推出新品,所以我们对原来的旧型号再次进行降价……”

  降价确实是在降,但要看从什么价格开始往下降。不管是家电产品还是数码产品,新品已上市的价格总是标得非常高,然后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价。所以,往往是新的产品推出没多久,换个外壳,稍微增减一下功能甚至功能完全一样的更新的产品又推出了,这样原来的新品即便是降价,但由于一开始定价很高,所以利润还是很丰厚的。所以如果想买性价比高的产品,肯定不能买最新推出的,买次新的产品要划算很多。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