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高清阵营逐鹿中国催生中国版高清光盘 |
| ||
|
作为DVD光盘接班人的两大高清光盘阵营HD-DVD和蓝光DVD,为了谋求成为取代DVD光盘的新一代国际标准,在全球各主要DVD销售市场不断拉拢支持者,为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而绞尽脑汁。对于中国这个DVD消费大国,谁能率先抢占市场,谁就能为在国际上赢得更多的支持而取得重要的砝码。名为CH-DVD的中国版高清光盘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并且CH-DVD会先于这两大高清光盘率先于明年在国内上市。本周,就让我们对CH-DVD一探究竟。 CH-DVD到底是什么 据国家光存储工程研究中心介绍,CH-DVD是建立在由东芝主导的HD-DVD高清标准之上的新一代视频光盘标准。CH-DVD与HD- DVD的区别包括:采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调制解调码,采用简化的导航系统,以及采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压缩标准AVS。另外,CH-DVD今后还将在音频规范中加入中国自有的DRA音频标准。其中,导航系统技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研究所提供,AVS则是由国内多家企业与研究机构组成的产业联盟研发。不过在基础平台上CH-DVD与HD-DVD相同,也就是说CH-DVD影碟机也可以很容易通过软件的更新转变为HD-DVD影碟机。 简单来说,CH-DVD就是对HD-DVD标准进行“有中国特色的”改造而形成的高清光盘标准。也就是说,在光盘容量及高清电影回放效果上,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因为CH-DVD是专为中国大陆地区打造,在HD-DVD联盟的授权下,在加入了部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CH-DVD,通过前述的三项改动,今后能够使中国制造企业向国际HD-DVD授权组织缴纳的专利费明显减少。此外,中国本土企业在HD-DVD上游激光头产业也有了实质性的专利突破。这意味着相关生产企业可以更低的价格进行影碟机及光盘的生产,有利于在我国推广普及高清影音节目。而最大的受惠者,莫过于广大的老百姓。 及时雨 意义重大 在我国自主研发的EVD、HDV等准高清光盘标准遭受冷遇、停滞不前的时候,CH-DVD的适时出现,不仅弥补了我国高清光盘领域的空白,也有利于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版权保护方面,根治盗版问题是摆在音像市场,以及相关内容产业面前的重要课题,CH-DVD采用了先进的防盗版技术,能有效地制止盗版的发生与蔓延,从而有助于DVD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内外多家内容提供商已明确表示支持CH-DVD,并且愿意提供高质量的高清影视内容,这将有力地支持CH-DVD的大规模普及与发展。 支持者众 9月7日,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DVD论坛以及国内外同行共同协作,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作为新一代高清DVD的推进核心,并计划在明年初向市场投放CH-DVD播放机,以及丰富多彩的高清影视碟片。该联盟由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牵头人,包括TCL、海尔、步步高、清华同方等19家中国发起参与者,以及微软、东芝、美国华纳等12家外方发起参与者。联盟旨在将中国版HD-DVD(CH-DVD)的基础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支持等方面都快速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并实现全面国产化。 在产业联盟成立的发布会上,美国华纳家庭视频(WHV)国际部总裁Philippe Cardon、华纳兄弟中国区副总裁张立慧、中国唱片总公司副总经理周健潮、东芝高级副总裁、兼东芝数字媒体与网络公司首席院士山田尚志,以及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白为民处长等高层都到会发言,表达对CH-DVD的支持。 急于狙击蓝光联盟进中国 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在成立大会上展示了5台分别由TCL、海尔、步步高以及清华同方、创亚科技制作的CH-DVD播放机样机。时代华纳、中国唱片公司4部CH-DVD格式的电影光盘当天也与碟机一同出现。但由于CH-DVD的音视频标准AVS芯片投产起码需要一年时间,并且5台样机整体外观太过于相似,以至于最后被认定为这5台样机均为东芝某款型号HD-DVD机的“改头换面”之作。 前不久,中国华录集团与中国电影集团宣布将在国内联合建立蓝光光盘编辑制作中心,中国华录集团与中国电影集团是目前国内影片发行的主要企业之一,这无疑给HD-DVD阵营带来了压力。由此可见,与HD-DVD联盟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CH-DVD,此次如此匆忙亮相,显而易见,是HD-DVD阵营想抢在蓝光阵营之前占据有利位置,成为某种形式上的行业标准。 国产准高清光盘名存实亡 去年搞得风风火火的国产准高清光盘标准——EVD,在遭遇DVD专利授权费用过高,片源匮乏、得不到国际片商支持等重大挫折后,目前基本处于名存实亡状态。而曾经为EVD摇旗呐喊的国美,卖场里基本已经难觅EVD踪影。整个产业链中由于EVD格式迟迟得不到国际公认,导致上游片源稀少、内容单薄,中游EVD生产企业数量少、生产与推广的积极性不高,下游终端市场上人们对于EVD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购买率低,最终导致连锁反应,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另外,EVD与生俱来的“硬伤”,也阻止了其进一步发展的可能。EVD影片的分辨率仅为960×720,是介于DVD和HD-DVD以及蓝光DVD之间的过渡产品。在业界和国际上普遍认同HD-DVD和蓝光DVD作为下一代高清光盘标准的情况下,EVD的生存空间极其有限。如果短期内无法解决片源的问题,随着CH-DVD的上市,蓝光DVD的进入,EVD将完全丧失市场竞争力,步当年SVCD的后尘。 【新闻背景】 CH-DVD大事记 2005年7月,中国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向DVD论坛蓝光工作组提交建议,希望能在HD-DVD标准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只面向中国大陆地区使用的高清晰DVD格式。 2005年9月,中国版高清DVD获得DVD论坛蓝光工作组的批准。 2006年10月,DVD论坛第35届指导委员会大会通过中国高清DVD-ROM物理规范,当时的版本为9.9,为初级版本。 2007年3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37届DVD论坛指导委员会上,通过了中国版HD-DVD物理格式10.0版本。 关于新一代高清DVD 由于DVD已无法满足承载高清晰视频所需的超大容量的需求,以索尼为代表的蓝光DVD(BD)和以东芝为代表的HD-DVD两大阵营先后推出了各自的新一代高清DVD标准。两者均能很好地实现高清晰影视节目的储存及播放。虽然在技术指标上两者不分胜负,但目前蓝光DVD阵营暂时占据上风,拥有相对较多的支持者。而HD-DVD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利用现有的DVD生产线,加以改造后即可进行批量生产,所以成本相对较低;而蓝光DVD由于采用全新的技术及标准,所以新建生产线的成本较高,目前国内还没有蓝光DVD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