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奇遇 翟树杰 |
前些天到山东,回程从青岛乘飞机,一路经历可谓饱尝艰辛。为了自寻宽慰,本文就称青岛奇遇吧。 为了节约时间,我选中了这天晚上国航的CA1526航班。飞机起飞时间为晚上10时,到北京该是夜里的12时多。大航空公司值得信赖,安全又有保障,当然是我的首选。 高速公路奔波120公里,朋友们把我送到青岛机场。随后,安检、登机一气呵成。待上了飞机坐上座位,左等右等飞机就是不起飞,一问原来是机械故障。接着通知我们下机。在机场,空中小姐和机场广播一再客气地向大家解释。没啥没啥,为大家安全着想么! 头两个小时,天热口干,旅客虽有微词,总体气氛还好,一直乖乖地按照机场和乘务人员的指令上上下下。水和盒饭供应也不错。 从登机算起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眼看今晚起飞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许多人打听明天飞走的可能性。机场人员回答第二天飞机是否修好无法保证,而其他航班又全部满员。此时,有的乘客激动起来。 已是深夜,空空荡荡的候机大厅里乘客的声音显得很大,机场工作人员很耐心,口气很客气,但内容刚硬:“没办法。”“不知道!”最后,干脆动员大家到宾馆先休息。 一些人叹气提着行李走开,还有一些乘客坚决不走,他们都是急着赶回北京的人。 我也是头上冒火,明天我参加的是一个国家级的活动,我是主持人,赶不回去临时换人麻烦大了。如果说,我们的事情都是“小事”倒也罢了。可明年北京奥运会可是大事呀!在滞留的乘客中还有一些参加“好运北京”青岛帆船赛的运动员。这个比赛是奥运测试赛,主要是测试明年奥运会的组织准备情况。现在,这些说不清楚中国话的外国朋友看来今晚的运气并不好。他们可怜兮兮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因为他们订的是第二天凌晨3时的回国机票,这下肯定赶不上了。 我们事儿小,外国朋友事大。我觉得应该把情况向有关管理部门反映。然而,我用手机一个个地查号、拨号,从国航打到民航总局,从值班电话打到投诉电话,一概是无人接听或者没有登记。许久,终于接通了一个语音电话,电脑话务员温柔地让我留下帮助他们改进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我报告了情况还留下了电话号码。 一位乘客看我忙来忙去毫无建树大声说:看人家大名人都没有办法,我们老百姓找谁去呀! 我的确对民航的表现无奈。看见外国运动员沮丧和失望的表情,我咬牙给北京奥组委打电话。奥组委的电话很快有人接听。“飞机故障、天气原因、航路拥挤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重要的是出现这些问题之后我们的航空公司该怎样处置,不能对于这些完全可以预知的情况毫无对策。平时如此、奥运测试赛如此,如果明年奥运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怎么保证赛事的正常进行呢?航空公司应该有一个预案,不能总是这样抱歉了事。”我毫不隐讳自己的观点。奥组委值班员非常认真,答应向有关部门反映。 半夜2时,我退了票,和另外一个乘客搭伙租汽车前往北京,她必须在早晨9时参加一个项目的招标会。 一路狂奔,上午11时,行车9个小时的我们到达北京。我的活动赶上了,但同行乘客的招标会泡了汤。我不知道这位乘客公司的损失有多大,上司会怎样处置她。我也不知道同机的其他乘客最终是怎样回的北京。但我知道这次租车的路费是3800元,我的心在流血。到写完这篇稿子还没有任何航空公司的人向我了解情况,国航的语音投诉电话石沉大海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