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 二月河 薛家柱 |
|
17.创办自己的钱庄 该是创办自己钱庄的时候了。胡雪岩找到了前几年透漏漕银消息给“开泰”的茶博士秦少卿来做掌柜。“茶博士”曾经是宁波钱业的一个理财好手,八面玲珑,打一手好算盘。 按照胡雪岩的想法,钱庄的店面一定要讲究。所谓天大的面子,地大的本钱,门面不壮不华,怎能吸引储户?即使银库里剩银无几,店面也要显出内有雄兵百万的样子! 这天下午,他们终于选定一家转让的书画铺。地处一条古老大街的东段,不但门面轩敞,而且进深数丈,有扩充的余地。 钱庄的名字是王有龄取的,选“物阜民康”中的“阜康”二字。并由王有龄出面,请黄中丞题写“阜康钱庄”四个大字。胡雪岩分派秦少卿和家骥往各处分送喜帖,一定要让钱庄开张的“堆花剪彩”办得隆重、气派,有看头!他自己则亲领一帮匠作师傅修房子、饰店面、封银库、种花草,以及购置用具、招收学徒,忙得不亦乐乎。 不久,王有龄荣升湖州知府。一日,胡雪岩与王有龄同船抵达湖州。当晚,当地士绅在“西洞庭”酒楼举办盛宴欢迎知府大人。推杯换盏之际,一名蓄着山羊胡子的官员,向新官介绍道:“知府大人,湖州不光是‘鱼米之乡’,更是‘丝绸之府’呢! 湖州辑里产的‘辑里丝’更是驰名中外。现在,洋商来华采购的都是湖州的白厂丝,上海那些专做蚕丝生意的洋人,三天两头就往湖州跑……” 胡雪岩稍稍吃了一惊,竖起耳朵听这位有些饶舌的山羊胡子介绍。“他们带着通事,直接到乡下到农户家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噢,这位是我们湖州的‘丝业大王’庞二爷,在上海生丝界一言九鼎,洋商对他也分外器重。丝业的事情,他全都知根知底。” 庞二爷骄矜地朝大家摆摆手,几乎没理会王有龄:“谬传,谬传!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近两年湖州丝业很不景气,洋商们联合起来对付我们华商。而我们国人又不团结,商户竞相压价,唯利是图,甚至暗地里与洋商勾结;蚕农则不问华洋内外,谁给钱就把蚕丝卖给谁。蚕丝生意,华商这半壁河山都快保不住了。” 王有龄频频点头,作为地主官府,有责任维护华商的利益,他当即表态道:“好。待本官安顿下来,先配合粮台胡大人,将头一批前线急需的军粮运往镇江、扬州等地,再来拜会庞二爷。” 王有龄履新湖州,胡雪岩紧紧跟进闪电般创设阜康湖州分号。分号由罗家骥担任大伙,管领着十来位伙计开展业务,胡雪岩亲自坐镇。 这日,船到松江,胡雪岩和尤五相见。尔后,二人又在上海结识了一位懂洋文的朋友郭庆春,三个人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郭庆春在国外呆了十多年,遍游欧罗巴,精通德语、英语、法语等好几种语言,去年刚刚回国。他出身名门,有爱新觉罗家的血统,是当今皇上得力的辅佐荣亲王的外甥,骊珠格格的儿子。郭庆春是他的化名。为了逃避包办婚姻,他跟着德国领事馆一位武官汉斯去了柏林,开始了他被皇族称为“浪荡生涯”的求学生活。两年前,汉斯离开军队,跑到上海来做军火生意,他也随同汉斯回国,隐瞒真实身份,当了英国怡和洋行的“华大班”(买办)。对上海的商界非常熟悉。郭庆春对上海的各类商业信息如数家珍,他一一向胡雪岩介绍。 一日,汉斯对郭庆春道:“郭,我想与胡老板合伙做生丝买卖,不知有没有可能?湖州是生丝的主要产地,蚕丝又白又好!我们只要利用胡老板与王知府的关系,定有大利可图。”郭庆春心内有些嗟讶:汉斯来上海主要是开办丝行,专门收购中国生丝运到英国去销售,赚了不少钱。近年来,湖州的帮会联合起来抵制洋商直接收购,汉斯显然是想利用胡和王有龄的关系,去打压湖州那些直接收购的反对派。 胡雪岩听汉斯谈到合伙做生丝的事,不禁大喜,嘴里却道:“合伙做生丝有利可图,何乐不为!不过,我不懂生丝行情,有龄兄也湖州履新不久,待我回去跟他商量商量,再来上海答复汉斯先生。”胡雪岩偕同新搭档郭庆春,连夜赶回湖州,向王有龄汇报他的通盘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