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阳光特奥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职场方圆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上海地产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教育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现代家居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天天搜楼
第A03版: 焦点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天上午,“上海第一高楼”封顶。本报记者从现场发回报道——
打开环球金融中心5个施工问号

晏秋秋 章华平

  ■ 今天上午10时30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最后一根钢梁起吊 本报记者 周铭鲁 摄

  首席记者 晏秋秋 通讯员 章华平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今天上午,上海拥有了492米的新高度。作为“上海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扶摇直上,是一次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建筑科技大演示。回顾施工过程,从打桩到封顶,中国建筑和上海建工的建设者们攻克了无数个施工技术难题。

  科技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问 大厦是否能抗震?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主体结构,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钢结构。这么高的楼,这么复杂的结构,如何支撑?如何受力?

  据专家介绍,环球金融中心的受力结构组成多种多样。扳指数来,有核心筒结构、巨型柱、巨型斜撑、带状桁架、伸臂桁架、转换层桁架、劲性桁架和90层以上的压顶桁架。虽然结构各有不同,但原则只有一条:用尽支撑点,确保大楼稳固。施工后测算下来,大楼抗震等级达到“特一级”,为世界超高层建筑结构所罕见。

  2问 超高处如何施工?

  环球金融中心施工,没有搭建脚手架,到了300米以上的高处,工人们又如何施工呢?

  施工单位负责人透露,在超高处施工,靠的是一个“移动操场”,术语叫“整体提升钢平台”。工人们就在钢平台上操作,完成一层,提升一层。

  但环球金融中心的体形变化很多,随着楼层增加,建筑立面不断发生变化。为此,这个“移动操场”不时在空中“解体”“拼装”,堪称“变形金刚”。

  3问 怎样使用混凝土?

  造大楼,离不开混凝土。

  建造“上海第一高楼”,混凝土使用面临两个难点:一是用得多,二是送得高。

  用得多,主要是环球金融中心的基坑浇注。大楼造得高,基坑就要挖得深。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基坑,直径100米,高4.5米,需要2.89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建设者42小时内一次连续浇注成功,创造了世界纪录。

  送得高,是因为大楼高492米,把混凝土“打”上楼顶,要费不少心思。运送过程中,混凝土不能凝固,于是施工单位想方设法,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味之素”,既不影响质量,又能让混凝土延缓凝固,以便一次性送上492米。这,也是一项世界纪录。

  4问 高空塔吊怎么拆?

  在高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用了2台M900D塔吊。这是目前国内房建领域起重量最大的巨型变臂塔吊,总重量达225.4吨。那么,在大厦封顶后,位于高空的塔吊,又该如何拆卸?

  今天上午,建设方负责人透露,有关“塔吊回地面拆卸是否影响安全”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大厦封顶后,这2台塔吊将在500米高空现场拆卸,拆卸后一块块吊回地面,这在世界范围内也尚无先例。

  5问 如何抑制摇晃感?

  超高层建筑大多有一个缺点:越高处摇晃感越明显。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呢?

  施工单位透露,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第90层设置了2个“风阻尼器”,这在中国大陆尚属首次。

  所谓“风阻尼器”,是一种利用传感器探索强风的装置。强风来时,通过计算机控制装置内部重约150吨的配重物体,可抑制建筑物因强风引起的摇晃。

  评论 07091410301

  【焦点关注】

  透过数字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12000:办公楼容纳人数

  未来,第7层至第77层为办公楼层,预计有12000名白领人士在环球金融中心内工作。

  2271:大厦的地下桩基数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地下埋有2271根桩基,最长的约78米,重达17吨。所有桩基所用的钢管总重量约为2万吨,连起来的长度达到88.67公里。

  67000:钢结构安装吨数

  钢结构安装总重约67000吨,混凝土方量约24万立方米。

  126:安装电梯台数

  环球金融中心内共有126台电梯,其中直梯91台。观光电梯最快速度为10米/秒,为目前国内速度最快的电梯。

  1228:施工总天数

  这项工程从2004年11月12日开始施工,预计明年3月23日竣工,总施工工期为1228天。

  1037:无重大事故天数

  截至今天,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保持1037天无重大伤亡事故,在摩天大楼建筑史上堪称奇迹。

  416:燃气供应最高高度

  环球金融中心的燃气供气高度,将达到93层、416米,创造了世界最高纪录,每小时供气量为16立方米。

  3.3:未来每平方米日租金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未来租金初定为每天每平方米3.3美元,将刷新上海之最,也将是国内写字楼租金最贵的新纪录。

  【焦点链接】

  世界第一高楼之争

  虽然有美国“9·11”事件的影响,但仍有许多国家积极争造“世界第一高楼”。美国“高层建筑及城市居住委员会”设定了4个衡量标准:最高一层地板的高度、最高一层屋顶的高度、大厦尖顶的高度以及大厦最高点的高度。

  目前,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高554米,但这一高度算上了天线。台北“101”大楼高509米,但屋顶高度只有480米。此外,东京的胜美达通讯大楼即将动工,它的设计高度是610米;迪拜的比斯大厦已经开工,设计高度是700米,但传言说它要盖到800米。科威特则打算建一座1001米的标志性建筑,参与设计的英国建筑师称,成本将高达840亿英镑,至少需要25年才能建成。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