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女孩重新鼓起生活勇气 感谢上海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的辅导员们 龚燕 顾鹏程 施娟 |
编辑同志: 我是个失足女孩,刚进上海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时情绪低落。收教所的辅导员们一次次耐心开导,使我重新鼓起生活勇气。解教后,我用在收教所里学到的知识,在家乡开了一家花店。工作虽然辛苦,但我自食其力非常踏实。现在,我已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十分美满幸福。在此,我要深深感谢收教所的辅导员们。 读者 晨晨(化名) 【调查附记】 上海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坐落在本市东北角。它是一所鲜为人知的特殊学校,其中有几个中队收容女性。她们因从事卖淫走上违法之路,在学校接受系统化教育和强制性性病治疗。几年来,收教所在转化学员思想的同时,先后开办了电脑、美容、英语、缝纫、艺术插花、大棚种植等各种劳动技能培训班,并向社会各部门推荐、输送解教学员。 学员小程的父亲因为巨额受贿沦为罪犯,母亲改嫁后不知去向,她仅靠爷爷的退休金维持生活和学习。小程因缺少亲情,加上择友不慎走上了卖淫之路。2007年4月,她进了收容所,经辅导员一次次心理疏通,终于打开了心灵大门。收教所的插花艺术培训班让她学到了一技之长。解教后,所里的辅导员多方牵线,让她与同伴合伙在申城开了一家花店。 学员小方毕业于北方一所戏曲学校,在当地演艺圈有过一定的发展。为过上奢华安逸的生活,她搭识了外籍男子,沦为卖淫女。进收容所后,辅导员根据她的特长,安排她参加文艺小分队,并担任组长。收容期间,小方表现突出,于今年4月份提前解教。更让辅导员欣慰的是,小方已和前夫复婚,开始了新的生活。 每一个学员的新生,无不凝聚着辅导员们的大量心血。采访中记者获悉,这个收教所已经连续3次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一级收容教育所,连续4次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面对特殊的学生,能够获得如此荣誉,可以想见辅导员们付出了何等的辛劳。 实习生 龚燕 本报记者 顾鹏程 通讯员 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