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之家”感受阳光般温暖 ——驻沪领馆代表考察特奥筹备工作侧记 潘高峰 |
昨天,来自38家驻沪领事馆的51位领事和工作人员,在2007年上海特奥会执委会的邀请下,探访了特奥会开幕式举办地上海体育场和松江区的竞赛场馆、社区接待及阳光之家。5个多小时的考察虽然时间不长,却让他们领略了上海对特奥盛会满腔的热情。 颇为欣赏开幕式 上午9时许,驻沪领馆代表们组成的考察团来到上海体育场。代表们从主席台向下望去,开幕式充满动感的流线型舞台展现在眼前,虽然还未经装饰,已经颇具神采。开放式的舞台边上,是无数把椅子排成的图案。经介绍,开幕式那天,特奥运动员们将坐在这些椅子上,成为整个表演的一部分,全程参与盛会狂欢。这样的安排,让代表们颇为欣赏。 代表们发出赞叹 离开上海体育场,第二站是位于松江新城区的特奥竞赛训练中心。刚刚落成不久的崭新场馆和美丽草坪,令代表们刚刚走近就发出了赞叹。 工作人员向代表们一一介绍了每个场馆的功能,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场馆在特奥会结束后将继续发挥的作用:残疾人培训中心、康复训练中心、疗养院……细细询问了具体问题后,一位领馆代表走到陪同的松江区领导身边,握着他手说:“你们考虑得非常周到,我必须向你们表示祝贺!” 与智障孩子交流 “welcome!welcome!warmlywelcome!(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刚走进松江区岳阳街道人乐小区的智障人士“阳光之家”,突然响起的欢迎声令大家吃了一惊,更让人意外的是,用英语迎接外国客人的竟然是24名智障人士组成的队伍,大家的距离顿时拉近了。代表们纷纷用简单的英语和这些智力残疾的孩子们交流,一时间,英语响彻小小的活动室。 得知大厅里悬挂的蜡笔画、纸折手工和工艺品,全是出自这些智障孩子之手时,领馆代表们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本报记者 潘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