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美丽足球
 第A10版:美丽足球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创意设计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6版: 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昨天“灵变”走向今天之“化境”
—— 关愚谦博士、陈家泠教授访谈摘录
嘉穆

  空灵 35cm×35cm×3
  红叶小鸟 285cm×180cm
  册页之十一   33cm×33cm
  册页之四   33cm×33cm
  册页之八之九   33cm×33cm
  清影   35cm×35cm×3
  册页之六   33cm×33cm

  什么是文化?艺术有什么用?规规矩矩创作艺术和“乱搞”各有价值?这些问题曾在很多人的脑海里蹦出来,但仅仅一闪而过。它们当然没有标准答案,各行各业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而当我们听到智者的对话中出现它们的时候,总是为之欣喜。因为这些答案立在某一个深度,可以成为领路的启明灯。画家陈家泠继中国美术馆“灵变”作品展之后,9月18日,“化境——陈家泠水墨艺术展”将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当前我们听到了关愚谦和画者本人的对话。

  陈家泠(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是不是可以这样来说文化。文,它就是人类特有的那种智慧创造。这个运用呢?运用得好,我认为就是艺术。艺术到底有什么用?我自己也在想,我们这样画画有什么用?与个人或者对一个民族有什么用?我为什么要喜爱它?我觉得我的画就好像我的子女一样,是我产生出来的。只不过我这个画是精神上产生的子女,它有那种生命力。每一个画家都必须考虑到这一点,那就是父母健康,子女才健康。所以说,你这个画家要健康,画才能健康。那么健康的艺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起作用。

  关愚谦(文学博士、语言学家、作家、翻译家):那就是你的目的。

  陈家泠:对。一个画家,人品和画品要统一,画画不是画技巧,而是画你的修养。年轻的时候觉得画画是一个技巧问题,现在觉得完全是一个智慧和修养的问题。

  关愚谦:这样说来我觉得你的观点是东方的观点。

  陈家泠:是。

  关愚谦:西方人的观点,画画有用没用,对他们来说是次要的。我画任何东西,或者我搞音乐、写作,是为了我的一种发泄,是我欲望的一种满足。我并不考虑别人看了之后有没有收益,如果一天到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你怎么看?

  陈家泠:讲个人的话,只要我喜欢就可以。但实际上你的个人和集体是分不开的,你个人的创造,总有一部分人喜欢。

  关愚谦:我对某些艺术作品实在不能欣赏。比如我一直提到的超抽象派艺术,把两根铁轨放在一个沙地上,是一件艺术作品。西方人、日本人,也包括中国人,似懂非懂地看着这些东西。哇!惊叹得不得了,就是因为人家说好嘛,他就想尽办法去学习,好像已经进入了新潮派。这些东西是乱搞,尤其是行为艺术,简直不可理解,你怎么看?

  陈家泠:我们先不讲乱搞,规规矩矩搞艺术的,也存在高中低的层次。对吧?不是你不乱搞就是好的,反过来,那些乱搞的,也要视情况而定,可能具有创造性,那就是做得好的。随着时代的过去,我认为历史是无情的,会淘汰不好的。所以有些东西,即使我们认为是垃圾,也许只是我们的水平不够。我经常对自己这样要求,不要以为我看不惯的它就不行,也不要以为看得懂的就好。 嘉穆 整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