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震荡为年末市场留空间 郭勇斌 |
进入9月份以后,我们必须正视以下两个市场事实。一方面,站上5000点后各种不利因素对市场形成了压力。这里面既有有关方面强调要加强市场风险教育的告诫,也有实实在在的大盘股发行的压力。加上8月份CPI数字高企,让市场进一步感受宏观紧缩势在必行的氛围。另一方面,市场的投资热情和资金流入依然充沛。即使在震荡中,周五能够登上5300点高地,在5000-5400点框架中占据主动,市场的强势是一目了然的。 这就让我们感到矛盾了:一方面是上行的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做多的基础依然很结实。在这里,我们到底该留还是该走呢? 其实,9月的市场震荡只是为全年第四季度的市场留出了更宽裕的时间和空间。年末的市场,很可能因为有9月份的消化整理而走得更加辉煌。 (1)震荡是近期走势的基调。尽管多方在箱体拉锯中暂时占据了上风,但即使向上突破创新高后,指数能走多远,这是一个疑问。首先,权重股并没有摆脱箱体整理的走势,指数向上突破后,如果没有权重股参与进攻,这种突破恐怕是走不高的。例如,流通市值最大的中信证券、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它们离前期高点都还有一定距离。其次,成交量裹足不前,很可能意味着市场的人气还没有得到充分调动。进入九月份以后,以沪市为例,日成交始终保持在1500亿的水平,这种成交量对于维持震荡整理来说是足够了,但对推进指数继续上行就远远不够。成交量是市场人气的标志,没有充分的人气,市场的追涨热情较弱,向上突破难度会很大。从以上两方面看,即使突破5412点创新高,但恐怕也不能够盲目乐观追涨。 (2)经过消化整理后,市场趋势将更加乐观。其实,从7月6日3563点起步,行情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指数上升近2000点,日均升幅达到50点的水平。按照这个平均升幅测算,年内还剩60多个交易日,等于还有3000点左右的路要走。我不知道市场能不能接受一个这样的绝对值数字。如果各方的心理没有达到接受8000点指数的承受力的话,唯一选择的就是上涨的步伐要减缓。如果有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来消化过去2000点积累下来的获利盘,同时放慢一下日均上涨的步伐,这样年内剩下来的几个月行情就还有时间和空间去挖掘。简单地说,市场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不经过消化整理,9月份就把全年的行情做完,接下来就是打扫战场了,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另一种是利用9、10月份做一个消化整理,为年末更辉煌的走势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把行情稳步过渡到2008年。这样的好事,我们为什么不张开双臂热烈欢迎呢? 总之,震荡未必是坏事,它进一步夯实了市场的基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不要在震荡中成为追涨或杀跌的牺牲品。我们冷静地面对震荡,我们乐观地展望未来。 上证综研 郭勇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