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美丽足球
 第A10版:美丽足球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创意设计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9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架匝道口叫卖“三无”产品

倪颖 郑裕利


  高架道路匝道口竟成小贩叫卖“三无”商品的流动市场,既损害消费者利益,更埋下交通安全隐患。

  昨天上午10时许,司机李师傅开车从延安路高架接沪青平高架驶下中春路匝道口欲左转时遇上红灯。停车等候时,十多个手捧“电子狗”、上海地图等物品的小贩蜂拥上来,逐车敲打车窗,用手势示意兜售物品。

  李师傅摇下车窗,与一名小贩交谈起来,对其手中的一只号称能预报电子照相侦测信号的“电子狗”产生了兴趣。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他以50元的价格买下一只“电子狗”。付钱后,李师傅将“电子狗”插入车上的取电口,“电子狗”随即语音提示“道路安全系统已启动”。此时,交通信号灯刚好变绿,李师傅便开车向前行驶。谁知刚开出几十米远,“电子狗”竟然从插口自行弹出,再次装上后,过了不一会儿,它又弹了出来。

  记者接过李师傅送来的“电子狗”,仔细观察,发现它做工比较粗糙,除了正面印有“3G”字样和背面贴有“SZ61870”的编号外,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属于地地道道的“三无”产品。

  近期,本报先后接到不少市民反映,这类情况也存在于本市其他道路上,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市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切实采取措施,坚决取缔道口“流动市场”。

  实习生 倪颖 本报记者 郑裕利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