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的成长,一个国家的命运 小麦 |
|
《安娜成长篇》,一个俄罗斯少女的16年。 “最喜欢的是什么?最害怕什么?最想要什么?最讨厌什么?”——几个简单问题,成为安娜十几年不断被提问的问题。答案前后变化,并不如一。几年前害怕的事物,几年后就不当一回事,如战争,能面对现实了还害怕什么。而女巫和鳄鱼也不再提起,简单的愿望其实都留在童年嘴角的笑容。 某种程度上,《安娜成长篇》并非真正以安娜为主角,而是安娜与前苏联(俄罗斯)为共同主角,一个存在表面,一个附于其下。如娜迪亚说:美丽的东西,就是祖国。 借女儿成长轨迹的记录,米哈尔科夫用旁白道出了自己的看法,甚至是尝试着纠正女儿的答案,分析她回答时的心理动机。用在影片中,成为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蒙太奇。6岁的安娜向着车子跑来,再是切换至长大的安娜。安娜的成长不是肉肉的脸,体型上发胖,个头上长高,而是在内心里。通过父亲的镜头记录,重复回答那几个相似问题,并在成年后再次回想,发觉父亲深沉的爱,在比较中认识真实的自己。 米哈尔科夫在《安娜成长篇》结尾说,如果可以的话,“上帝提供给我们力量、健康与和平”,他将在13年后再次奉献上影片续集,也就是把主角从大女儿安娜(Anna)换成小女儿Nadya(娜迪亚)。小女儿已经开始回答问题,那已经是另外一个时代了,属于俄罗斯的,而不是苏联。不过这计划在现在看来似乎不太可能,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倒是有了个《烈日灼人2》的续集计划——娜迪亚的形象被压缩放进了1994年的《烈日灼人》。 小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