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体育新闻
 第A08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09版:世界女足专版
 第A10版:专题报道
 第A11版:来信来论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19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1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4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7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8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9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30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31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3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广告
 第B35版:求职· 招聘·培训
 第B36版:求职· 培训·招聘
    
2007年9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可乐、薯片……不少孩子在家被限制食用,就跑到学校偷偷买着吃。家长们呼吁——
校园内何时对垃圾食品说不?

马丹


    可乐、薯片、洋快餐……高热量低营养的垃圾食品备受全球孩子们的青睐,因此在侵蚀着他们的健康。新学期伊始,为了遏制儿童肥胖率增高的趋势,俄罗斯和韩国均下了“禁令”:禁止中小学校园内出售薯片、碳酸饮料等垃圾食品。中国家长们也呼吁,国内校园何时也能对垃圾食品说不?

  可乐薯片校园畅销

  在沪上一所寄宿制中学内的超市里,碳酸饮料、膨化食品等被摆在明显的位置。一到课间或午餐后,超市内就挤满了学生:男生爱喝可乐,女生爱吃零食。昨天,该校高二学生小蒋告诉记者,每天一罐碳酸饮料已成为他的习惯。“如果上体育课,我会再来一罐。”

  记者在沪上一些学校调查发现,尽管垃圾食品对青少年有害无益,但学校并未作相应控制,不少学校校内超市里垃圾食品还特别畅销,仅薯片一天就能卖出十几包。而每到放学,校门口的小摊贩就会向学生出售垃圾食品,甚至劣质零食。

  儿童肥胖逐年增多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中心主治医师冯一说,许多受孩子欢迎的食品,比如薯片、可乐、洋快餐等,含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等。摄入含糖量高的食品,可能引起龋齿;过量饮用碳酸饮料会阻挠孩子摄取营养物质,可能增加超重、缺钙等概率。垃圾食品往往包装可爱,口味不错,在正餐之间食用,会转移孩子对正常饮食中富含营养的食物的兴趣,破坏合理的饮食结构。

  新近完成的“2007中国居民零食专项调查”显示,3岁至5岁组71%的孩子每天都吃零食,6岁至17岁的孩子每天吃零食的比率在61%以上。冯一说:“由于爱吃零食,加上缺乏运动,肥胖儿童数逐年上升。据去年统计,上海12岁以下小学生的肥胖率已达12%-13%。”

  需要学校控制干预

  孩子们吃垃圾食品以在家和学校为主,他们对垃圾食品的选择受到广告的影响,看到小朋友、同学吃,自己也跟着吃。不少孩子在家受限制,就跑到学校偷偷买着吃。陈女士的外孙就读闵行区某小学,最近每天吵着讨零花钱买可乐喝。“学校里这学期开始卖碳酸饮料,孩子看了馋。原先,我们一直限制他喝碳酸饮料,但现在,他在学校我们也管不到他。”

  冯一说:“对垃圾食品的控制,光靠家长是行不通的,需要学校的干预。”据了解,中国目前并未有相关政策或法规,对向青少年出售垃圾食品进行控制。虽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中国营养学会日前联合编制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把零食分类推荐给孩子和家长,并将孩子们喜欢吃的棉花糖、膨化食品等列入“限制食用”范围,但这个指南仅供家长参考,不带任何强制性。  本报记者 马丹

  评论 070916103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