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第三只手” 秦武平 |
秦武平 供应商向采购方“进贡”回扣、好处费,这几乎是众人皆知的秘密,好多人也把收回扣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最近一些习惯雁过拔毛拿提成的手被震了一震,外资大卖场家乐福在中国掀起反腐风暴,多名管理人员因涉嫌收受供应商贿赂被拘留。 相比“贿赂”二字,回扣这种说法要温和许多,但实质一样。不过正因为有回扣、好处费等词做“障眼法”,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中国区多名管理人员未能“免俗”,接受了供应方的回扣。结果,生意虽然“你好我也好”,但家中“老鼠洞”不少。个别门店甚至索贿成规,供应商不给促销费就不让促销,或者不按促销标准陈列商品。任何服务小项目,都需供应商“进贡”疏通。 小权照样当大枪使,因为能换钱。采购这行当,哪怕是为公家买点零碎用品的临时采购者,也最好让发票单藏点猫腻,所购物品名称、单价尽量“模糊”,以便将私人所需物品一并采办,揩一点公家的油。但有家外资大卖场麦德龙偏偏不能“入乡随俗”,发票完全用电脑如实打印,列出一长条的采购物品明细单,结果临时采购者们过门不入舍近求远。有一些大企业立下规矩,公用物品采购点独此一家,因为在麦德龙开发票不能玩花头。 对外资企业来说,“尊重”国内零售业的潜规则,只会留下祸根。目前,我国重拳打击商业贿赂,对受贿罪主体的界定不再局限于国企人员,家乐福等外资卖场更应“随俗守法”。或许,清除了零售业灰色地带后,可有效抑制物价上涨之风。斩断个别人捞外快的“第三只手”,可望增进全社会的福利。 [本文上海电台今天下午4时30分《晚报大家听》(中波990、调频93.4)同步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