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塔小学每天早上要检查学生的心情卡,并做专门心理辅导—— 同学,今天来上学心情如何 王蔚 唐洁 |
开学十多天来,松江区方塔小学学生们每天早晨到学校后的第一件事,不是交作业、早读,也不是体锻,而是在一张专门的小卡片上,三笔两画地简单勾画一张反映自己心情的脸,有的同学画的是喜笑颜开的脸,有的同学画的则是一张郁闷愁苦的脸。原来,这是该校心理教育的一个新创意,班主任天天一早要检查同学们画的是笑脸还是愁脸,并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 “哭脸”引来关注 前些天,四(1)班的陈祎旸同学在心情卡上画了个哭脸。原来,她是校舞蹈队的一员,最近为了准备校庆节目每天都要练习舞蹈,踮脚踮得很疼,但动作就是不能到位,为此舞蹈老师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训了她。虽然回家后爸爸妈妈鼓励她不要灰心,但是她还是觉得心里很不舒服,于是就一清早画了个哭脸,还加了两行热泪。班主任在查看了心情卡后,及时与她谈心,还去和舞蹈老师进行了沟通。从那天以后,舞蹈老师在指导时变得更耐心细致了,这让小陈同学感到十分开心。“以前我不开心,就告诉爸爸妈妈或者自己忍着,现在能把我的感受及时地告诉老师,这会让我的心情舒畅许多。” 对症下药“减压” 四(1)班班主任郑老师说,开学至今大多数同学交上来的心情卡都是笑脸,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会画个哭脸。对于画了哭脸的同学,老师会及时给他们“减压”,尽可能地让他们能有个好的心情去上好一天的课。除了谈心,老师还会将对某个同学的“诊断”与建议,简要地写在心情卡上反馈给他们。还有的班主任则会利用“同伴互助教育”的方法,指派其他同学,与画哭脸的同学进行一帮一交流。如果有的同学遇到了重大的心理障碍,连班主任或同伴都无法解决的,学校就请专职的心理辅导医生来进行个别的心理咨询辅导。 家长也觉受益 这张小小的心情卡不仅老师关注,也吸引了许多家长的眼睛。不少家长向老师反映,他们每天从中读到了自己孩子的喜怒哀乐,因此,家庭教育也变得更主动、更循循善诱了。“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申伟英校长对这项创意所希冀的教育目的做了诠释。 本报记者 王蔚 实习生 唐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