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批发市场草莓荔枝“露宿” 七成场地不足1000平方米,没有保鲜贮存设施 皇甫萍 袁亚祥 |
本报讯(记者 皇甫萍 通讯员 袁亚祥)近日据上海果品行业协会一项调查显示,本市现有的100多家水果批发市场中有七成以上场地不足1000平方米,没有冷藏保鲜贮存设施,被判为“不达标”。同时,水果批发销售的现状是:无证照经营和自由交易活跃。业内人士呼吁:水果营销人员亟待持证上岗,亮证经营。 上海水果批发市场1985年有10多家,现在是100多家。据上海果品行业协会资料显示,上海水果年批发成交总量从10年前的80万吨上升到近年来的150万吨以上,成交额也达到近30亿元,但按照上海常住人口1300万,流动人口700万计算,人均水果消费还远远不够。业内人士分析,除受制于上市水果品种不齐全、品质不高外,还在于果市缺乏有效管理,影响了水果消费量的提升。 七成水果市场不达标 目前,水果批发市场的成立和运营起点太低。三四个人、十多平方米的一块场地也能开办水果批发市场。据上海果品行业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申城现有的100家以上水果批发市场中,有70%以上的市场不达标,即场地不足1000平方米、没有用来冷藏保鲜贮存的配套设施。因此,一到如草莓、荔枝、龙眼、葡萄等鲜嫩果品集中大量上市时,往往只能露宿,甚至连临时周转移位都有困难,烂果也就在所难免了。另外,记者向一些入沪的长途水果运销商了解到,他们对大多数批发市场无停车场无住宿用餐条件,总觉得遗憾。 果商无证经营抢货源 租了场地,既不办工商登记,又无卫生防疫部门核发的卫生执照,只需按月交纳一定的租金,便开门迎客。也有的自有场地者,每月象征性地交上定额税,便也算是“合法”经营了,这在水果批发经营户中是常事。因此,他们的经营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成本低廉,随意降低手续费拉客抢货源,在交易过程中不开发票,在分量上做手脚,构成不平等竞争。更有极个别无证批发市场,卷了客户的货款逃之夭夭,但过一段时间,换个招牌,又在别处开张了。因这些市场无工商登记,客户投诉起来检查人员查找也难。 建议实行岗位培训 鉴于水果批发销售上存在的一些弊端,业内人士建议,可通过规定从业人员须持证上岗、取缔无证经营活动、加强零售网点管理来规范行业行为。可以对从事水果批发、零售的从业人员实行岗位培训,经营时须持证挂牌上岗,以提升水果营销人员素质,使水果经营活动更加规范;另外须加强证照管理,无论是从事水果批发,还是批零兼营,要做到亮证经营。水果摊位要做到明码标价,对进口水果经营,必须出示由市工商监制、市果品行业协会统一印制的确认单,国产水果按箱出售的要标明产地品名、规格等级、皮重和净重等数字,避免销售上的打“闷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