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新品展示民风民俗 |
|
上海古猗园新展一批由嘉定竹刻雕艺家制作的竹艺品,供游人了解当地民风民俗。 嘉定竹刻创始于明朝隆庆、万历年间(1567-1619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代时,嘉定县城已成为竹刻工艺的中心。嘉定派的创始人朱松邻原是一位善于诗文书画的人,他在制作中能以笔法运刀法,勇于创新,为他人所不及。他的儿子朱小松、孙子朱三松都继承此业。朱小松刻制“古仙佛”,世人评价很高。朱三松把父祖辈的传统技艺又推进一步,所刻制的人物、山水、草虫、禽鸟,刀法精湛,无不精妙,具有新鲜灵动之感。 “以刀代笔,以书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点和传统技艺。据《嘉定县志》记述:“竹刻为艺术上精品,吾邑最负盛名,其为它处所不能媲美者,则为刀法。普通所用,以刻 字者为单尖,辟厚约分许,而削其一面,其口平,以角尖入竹,名曰行刀。而复以圆刀还之,则为圆柱形。削其一端为斜面状,而圆其锋,故所入处,其底不深而平,此其为用,能恰到好处,而字体之结构及转折之姿态,均能与书者相吻合,无牵强之弊。闽湘各地,亦有竹刻者,然较之吾乡终不能及,既无此刀法也。”由此可见,嘉定竹刻的刀法独树一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