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中秋美食 共享合家欢乐 |
|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DIY创意馆: 料足味好 甜在心头 DIY月饼如今已经形成了一股风潮。冰皮豆沙月饼,香芋冰激凌月饼,刚烤出炉的酥皮鲜肉月饼——这些月饼可都是自制的。与现成的月饼相比,它胜在一个“料”字。会员宋小姐说:“店里卖的月饼是大批量制作的,如果想要送给特别的人,比如:父母、男友之类的,自己做的肯定更有创意。”她表示最近在网上发现有卖漂亮包装盒的,准备买一些回来,自制一盒精美月饼,国庆节带给崇明的父母尝尝,收到自己亲手做的月饼,老人家一定更为惊喜。 过节嘛,图的就是合家欢乐。为何不趁着中秋这样一个大好机会,全家齐动手,烤上几盘可口的月饼?享受美食的同时,更享受做美食的过程。其实,制作月饼并不难,关键在于分量的把握,比如说面粉多少克,你有没有专门的工具去度量,只能凭手感,这个可要多次实验才能弄好的! 百姓健康: 细嚼慢咽 吃出健康 月饼含有丰富的油脂和糖分,不管是别人送的,店里买的,还是自己DIY的,存放过久,受热受潮都极易发霉、变质,所以一定要将月饼存放在低温、阴凉、通风的地方。最好将月饼连带包装盒一起放入冰箱冷藏室,食前一小时取出,可保证它的口味。在25摄氏度的气温环境下,杏仁、百果等馅心月饼可存放15天左右;豆沙、莲蓉、枣泥等馅心月饼,存放时间则不宜超过10天;如果气温超过30摄氏度,月饼存放的时间还应该适当缩短,一般不宜超过7天;至于鲜肉、鸡丝、火腿等月饼,应随买随吃。保存期间,不宜与其他食品、杂物放在一起,以免串味,失去应有的口味和特色。 至于吃月饼的时候,记住要细嚼慢咽,不妨将其切成小块,让饼馅分布均匀,然后细嚼慢咽,这样才能品出月饼的美味,同时也有助于消化。不过,月饼由于所含的油脂、蔗糖较多,过量食用会产生滑腻感,易致胃满、腹胀,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血糖升高。所以建议老年人、儿童不宜多吃。 时令美食: 风俗习惯 因地各异 月饼经过长期演变,品种不断增加,各地区的月饼外观、口感、味道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按饼皮分,有浆皮、混糖皮、酥皮三大类。造型上,又有光面月饼、花边月饼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馅儿分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等。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螃蟹、毛豆、芋头、花生、萝卜、鲜藕、西瓜等象征团圆的食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江南一带的南京人中秋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上海人则习惯宴以桂花蜜酒佐食;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陕西的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在台湾,当地人则习惯在中秋吃“菜饼”、吃麻薯等食品。 亲爱的会员,如果您有关于“中秋美食”的烹调诀窍,欢迎给我们来信。来信请寄:上海市武定路1088号1号楼新民晚报读者俱乐部,信封上请标明“中秋美食”字样。(邮编200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