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差扩大和贷款高速增长 上市银行利润大增两大因素 连建明 |
目前沪深股市只有12家上市银行,从数量上说非常少,但由于这些银行规模巨大,所占市值非常大,比如,在沪市总市值最大的前十家公司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这5家银行占了总市值20%,因此地位十分重要。 本来,大公司由于规模大,基数高,利润的大幅增长比较困难,但是,今年上半年这些上市银行业绩均实现大幅增长,超出市场预期。中报显示,有7家银行净利润增速超过50%,其中招行、深发展、兴业3家还超过了100%。 这些银行利润为什么会如此大幅增长? 息差大与贷款增速高 综观上市银行半年报,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是两大原因:其一,息差扩大。目前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还是利息收入,尽管中间业务增长很快,但在银行收入中所占比例还是很低,利息收入依然是最重要的。本来,上半年几次加息,存贷款利率基本上同步调整,息差应该不变,但是,目前银行的存款结构中,活期存款几乎占了半数,而活期存款利息没变,银行的利息支出增加有限因而扩大了息差。如中信银行、中行和工行的净利息收益率上半年分别提高了50个基点、39个基点和28个基点。息差扩大是造成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大增,从而导致利润大增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贷款的快速增长,12家上市银行上半年的平均贷款增速高于其存款增速。其实,上半年由于储蓄搬家等原因,存款的增速明显降低,而贷款的速度却是高速增长,如浦发银行上半年存款增加7.54%,而贷款增加13.75%;华夏银行存款增加2.51%,贷款增加11.74%;民生银行存款增加10.03%,贷款增加14.78%;兴业银行存款增加2.98%,贷款增加16.55%。以上这些数据显示,上半年存款的增速基本上不超过两位数,而贷款的增速均超过两位数,贷款的增速大部分比存款增速提高一倍。银行目前的营业收入主要还是依赖于贷款的利息收入,那么,贷款规模的急剧扩大,自然会带来营业收入的大幅增加和利润的大幅增长。 存贷款比例极高 上市银行应该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是可喜的,不仅是利润大幅增长,还体现在不良贷款率都有所下降、拨备覆盖率则有所提升,资产质量优化和抗风险能力增强。 不过,由于各银行贷款速度急剧增长,造成目前大多数银行存贷款的比例非常高。比如,浦发银行上半年人民币期末存贷款比例高达76.58%,平均为74.11%,达到甚至超过存贷款比例不超过75%的监管指标。除了像工商银行上半年存贷款比例只有53%外,大部分上市银行的存贷款比例均很高,比如,兴业银行为72.31%、民生银行为72.2%,华夏银行为70.85%,存贷款比例均接近监管指标的上限。 这意味着如果下半年存款没有大幅增长,那么,这些银行下半年贷款增速恐怕很难高速增长,而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是贷款的利息收入,贷款如果不能大幅增长,下半年利润的增速可能会减缓。 其次,一些银行贷款结构中投向房地产较多,显著的特征是上半年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快速增长,占银行贷款业务总额的比重近1/5,同比增速为10%-30%。由于各类贷款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利息收益率最高,导致个人住房贷款很受银行青睐。 比较典型的是兴业银行,该银行的贷款结构中,房地产业的贷款621亿元,占3780亿元总贷款的比例为16.43%,与占比最高的制造业(比例为16.97%)非常接近。同时,该银行个人贷款为941亿元,占总贷款的比例为24.91%,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为737亿元。综合起来看,兴业银行的贷款结构中,与房地产有关的比例接近40%,显然,该行特别青睐房地产行业的贷款。 尽管目前房地产市场火爆,房贷项目以高收益、低违约率的特点成为很好的项目。但是,近期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警示我们,进入加息周期后,对于长期房贷的风险必须加以防范。 本报记者 连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