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19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0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综合
 第B03版:长三角·专版
 第B04版:长三角·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游走都会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广告
    
2007年9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绒螯将军”也有余热供发挥
蟹壳可以加工成手术缝合线

钱滢瓅


  本报讯 (记者 钱滢瓅)秋风起,“绒螯将军”又开始“爬”上餐桌。当你津津有味地啃完螃蟹时,可曾想过,吃剩下的一堆蟹壳还能派什么用场?记者昨天从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获悉,蟹的废弃物同样也有“余热”可以发挥,蟹壳能进一步加工成手术用纱布及手术缝合线等医用纺织品。

  优异性能渐被发现

  我国医学上早就把螃蟹视为良药。据记载,蟹壳有“攻毒、散风、消积、行瘀”功效。现代科学研究已证实,虾、蟹、昆虫等的壳内存在着一种叫做甲壳素的东西。过去,人们一直把它当废物,因为它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其他有机溶剂。直到十多年前,它的抗菌抗感染、吸附重金属等优异功能才被人们逐步认识。

  上海水产大学陈舜胜教授等人研究发现,从蟹壳中提取甲壳素,做成纤维状态后,有很强的柔韧性,可以制成手术用纱布及手术缝合线,更妙的是,因为蟹壳中含有氨基葡萄糖,很容易便能被人体内的酶所分解,所以,用甲壳素加工成的手术线,能被人体组织直接吸收,省去了手术拆线的麻烦,其性能在许多方面还优于肠衣线。

  加工能力尚有不足

  中国是个螃蟹消费大国,每年餐桌上留下的蟹壳废弃物是个巨大的数字。不过,令陈教授感到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对螃蟹废弃物的利用远远不及消费的热情那么高。

  “我国的螃蟹消费以家庭消费为主,蟹壳收集是一个难题。此外,我国对甲壳素应用受制于国内深加工能力不足,比如,在医用纺织品的强度控制、卫生要求上,尚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应用不是很广泛,主要提供出口。”陈舜胜介绍,甲壳素在国外已经有比较好的应用,可以用来制作人造血管、人工皮肤、止血剂等,还衍生出水处理产品、保健食品、农作物生长促进剂等一系列产品。科研人员期盼着更多的中国蟹壳可以在“自家”变废为宝。             评论 070918105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