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新都会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19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0版:女足世界杯专版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综合
 第B03版:长三角·专版
 第B04版:长三角·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游走都会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广告
  
2007年9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总谱未翻开 魂追莫扎特
——观昨晚上演的音乐会版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杨建国

  ■ 小泽征尔“加入”歌剧演出
  ■ 小泽征尔指挥《费加罗的婚礼》时,指挥台上的红色总谱未翻开本报记者 郭新洋摄

  昨晚,出现在东艺音乐厅舞台上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是一支40多人的管弦乐队。《费加罗的婚礼》于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皇家宫廷剧院首演,剧院这次把音乐会版的《费加罗的婚礼》搬到上海来演出,保存了莫扎特总谱上的乐队编制,连古钢琴也加入到了乐队之中,这部莫扎特歌剧真正可称为“原汁原味”。  

  健步登台  背谱指挥

  小泽征尔健步走上舞台,他没有用指挥棒,身前的指挥台上,那本红色封面的总谱也没有翻开——他在背谱指挥,小泽征尔早就对这部莫扎特的歌剧代表作烂熟于心。由于是音乐会的演出形式,起先,他的舞台位置是在乐队前、独唱演员的身后,但是,当第二幕的一段三重唱中,扮演童仆切鲁比诺的女中音塞林格慢了半拍进唱后,一旦歌剧中出现重唱,小泽征尔就把身位后移,让每一位独唱演员能看到他的指挥。在费加罗和苏珊娜的一段二重唱中,他甚至从乐队区进入表演区,就如加入到了角色表演之中,挥着手甚至做着表情,宛若成了三重唱表演。

  活力四射  背影感人

  上海的乐迷对小泽征尔的背影大多非常熟悉,在上海的舞台上,他曾经率领维也纳爱乐乐团举办音乐会。在各国的音乐舞台上,这个挥洒出无数美妙音符的背影,同样被全世界乐迷们所熟悉。《费加罗的婚礼》时长整整3个小时,除了中场20分钟休息之外,他是舞台上一刻也没有停歇的艺术家,浑身充满活力。

  新老结合  各有魅力

  没有了舞美包装的音乐会版歌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听众对剧情的解读趣味性,却大大强化了对音乐的欣赏关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为《费加罗的婚礼》排出了一个老中青结合的演员阵容,扮演阿尔玛维瓦伯爵的彼得·韦伯,早在10年前就随剧院到北京演出过同一个角色,但即使是年轻演员,看她们的履历,也至少有主演多部歌剧的积累。那位扮演童仆的女演员塞林格,在第二幕中演唱那段非常著名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时,纯净得如同清澈山泉般的音质,让听众如痴如醉。

  咏叹重唱  无比享受

  《费加罗的婚礼》对每一位主要角色,都安排了多段咏叹调,因此,每位演员在舞台上都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演唱才华。费加罗在第二幕中劝导切鲁比诺走出花丛去当兵的《再不要做情郎》,许多观众耳熟能详,扮演者卢卡每一段咏叹调都唱得轻松好听,表演幽默。伯爵夫人罗西娜扮演者塞莉雅的音色清澈中带有深沉,字字句句都有撼动人心的效果;女仆苏珊娜的扮演者伊狄科,在第四幕中演唱的《美妙时刻将来临》,充满了少女的调皮心情和对爱情的渴望。她俩的二重唱《微风轻拂的时光》,两个不同的声部互相对比重叠,演唱效果极其美妙。

  本报记者 杨建国      详细 070918123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