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迎战“韦帕”·综合
 第A03版:迎战“韦帕”·现场
 第A04版:迎战“韦帕”·突发
 第A05版:迎战“韦帕”·追风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美丽足球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法治视窗
 第A26版: 广 告
 第A27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 广 告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天天搜楼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第B33版:广告
 第B34版:天天搜楼
 第B36版:天天搜楼
 第B37版:求职
 第B38版:求职·职场动态
 第B3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40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15版: 汽车·我爱我车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9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出台法规鼓励“拼车”

晨风


  北京为备战奥运测试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影响,采取汽车单双号行驶,在京城掀起“拼车”小高潮。北京马路一下子少了130多万辆汽车,“拼车”族贡献不小!

  如今,“拼车”热已成为中国城市一景,但不同城市对此新生事物的态度却大不一样。有的城市采取鼓励态度,如深圳已准备出台明确的相关举措予以鼓励;而有的城市却把“拼车”视同为“黑车”,抓到重罚几万!

  在我国私车发展与城市环境的尖锐矛盾之中,“拼车”应势而出极其自然。对个人而言,“拼车”减少了用车成本;对社会而言,“拼车”降低了环境成本。鼓励“拼车”的城市,也留给公民最宽容的生存空间。无论是有车而“拼”还是无车而“拼”,“拼车”族在自己享受舒适同时也为节能社会做出了贡献。而对“拼车”一罚了之的城市,其出发点与落脚点一是便于管理,二是不伤害特权阶层利益。

  “拼车”与“黑车”有本质区别。“黑车”以运营产生利润为初始动机,而“拼车”以互惠为初始动机。以是否有金钱交易的单一指标来界定公民行为合法与否,实在不很科学。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城市严厉限制“拼车”主要动机是怕影响出租公司的生意。

  在全球性的节能消费观下,发达国家无一不在用政策鼓励“拼车”。“拼车”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个大产业,分支机构遍布世界。目前全欧有200个汽车共享组织,加拿大和美国的50个城市都拥有汽车共享服务组织,其会员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德国甚至还有完善的“拼车”保险法。

  国内一项大型门户网站的专题调查显示:有90%的职场人士愿意拼车,有91%的人认为“拼车”时给车主一定报酬是互惠互利的合理做法。 既然“拼车”的社会效益远大于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与其在模糊的法规边界上争论不休,不如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明确鼓励“拼车”。                   晨风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