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迎战“韦帕”·综合
 第A03版:迎战“韦帕”·现场
 第A04版:迎战“韦帕”·突发
 第A05版:迎战“韦帕”·追风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美丽足球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法治视窗
 第A26版: 广 告
 第A27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 广 告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天天搜楼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第B33版:广告
 第B34版:天天搜楼
 第B36版:天天搜楼
 第B37版:求职
 第B38版:求职·职场动态
 第B3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40版:求职·培训动态
    
2007年9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先生去医院看病遇到不解事——
电脑开方后为啥还要抄一遍?

汪承颖 陈静芳


  编辑同志:

  最近,我分别去长宁区中心医院和长宁区遵义卫生服务中心给老伴配药,发现医生除了用电脑开具处方外,还提笔另写一张内容完全相同的处方。我认为,用电脑开处方是一种进步。但不知为何还要用笔抄一遍?这种“双管齐下”的做法既增加了医生工作量,也增加了患者候诊时间。

  读者 郑长发

  【调查附记】

  记者为此咨询了长宁区卫生局。据解释,医院推行电脑开方后,虽快捷且节约纸张,但患者拿不到处方。为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2007年2月卫生部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其中第二十八条规定:医师利用计算机开具﹑传递普通处方时,应当同时打印出纸质处方,其格式与手写处方一致;打印的处方经签名或者加盖图章后有效,药师应核对无误后发药,并将打印处方与计算机传递处方同时收存备查。

  由于目前部分医院尚未配备打印机,医生在开具电子处方的同时,还得手写给患者提供处方。

  【记者点评】

  只因没能配备打印设备而让医生另写一张处方,这种“双管齐下”的做法是不是太落后?如果院方从节省开支考虑,可采用多台电脑连接一台打印机的办法,减少手工抄写的麻烦。

  实 习 生 汪承颖

  本报记者 陈静芳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