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吃 背包族?菜篮族! 吴晓明 |
文 / 吴晓明 我绕着英国自助游,多住青年旅舍,最难忘彼时彼地的餐饮经。几乎每个旅舍都有自助厨房,备有简单炊具,要求餐后自己收拾饭桌,用具洗净归位。 多数旅舍提供“英式自助早餐”,除了牛奶、橙汁、果酱、黄油、巧克力酱、面包,约克和曼城青年旅舍还有火腿、腊肠、煎蛋等多种食物无限量供应。旅舍每铺一晚宿费20镑左右,很替店主担心怎么赢利呢。但在剑桥的A&B家庭旅馆却遭遇到“大陆早餐”,仅提供两片面包、一杯牛奶,再无其他! 说是青年旅馆,其实入住者并无年龄要求。绝大多数入住者都成了主厨。即使偷懒的人,也会烤烤面包,就着果酱黄油对付一餐。每到餐饮时,厨房里各色人等操着不同的语言制作各自的“大餐”。意大利的通心面、法兰西的冷盘、俄罗斯的凉拌……不成文规矩是,除了表明“FREE”字样的免费佐料或是食物可以随意自取外,他人的食物不得动用。心细的还在自己的食物袋外标明“曼瑞”、“杰克”等名字。 探视“FREE”的架子上,充斥着世界各地的不知何等作用的作料,还常有精彩之物,如罐装的色拉酱、土豆,一次还见有一公斤原装的泰国大米!有级别的“菜篮一族”会捧来一大箩筐的食品和作料,我曾覥着脸多次向这类大户讨要油盐。 入乡随俗。每每放下行囊,我立即上街找超市,加入买汏烧行列,炒个榨菜鸡蛋、搞个生菜凉拌,抖搂出油氽花生米,烧一锅子麦片大米粥或是下一锅卷心菜蘑菇面之类。人在旅途,这就算是美食,也很对得住我的中国胃啦。 而此时,在一边看闲眼的外国游客微笑着,好像在说:中国人烧饭怎么这么复杂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