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 广 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拔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吃好·当令时鲜
 第B13版:好吃·上海味道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昆山专版
 第B19版:太仓专版
 第B20版:上海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专题
 第B26版:专题
 第B27版:专题
 第B28版:广告
 第B30版:专题
 第B31版:专题
 第B32版:专题
 第B33版:广告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上海楼市
    
2007年9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庸俗消费观影响“微型车”推广

徐经胜


  本周,全国迎来首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在资源和环保方面,我们国家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汽车尾气排放也成为重要污染源。从节能方面考虑,我们理应大力发展公交系统,在汽车消费上,则应破除汽车显示身份与地位的庸俗消费观,大力倡导“微型车”。

  但是3年后,“微型车”即小排量车有可能在国内的马路上消失。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认为,如果不及时给“微型车”政策优惠,这将是一个极有可能的结果。仅今年上半年,全国车市销量同比增长近30%,但微型车的份额却同比下滑11.67%。

  只要对比一下就会看到,在使用“微型车”上我们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差距。美国本是一个传统的大排量国家,但经过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美国1.6升以下的轿车,已占到总量的60%以上。在欧洲、日本和韩国,小排量汽车一直受到消费者青睐。就是在我国香港地区,私家车的排量也基本上在1.4升以下。难怪香港同胞到大陆看看,都感慨大陆用车排量太大了。

  即使抛开环保因素,3年以后我们也还不可能“富”到全社会都使用大排量车的程度。因而,发展小排量车,既是国情的需要,也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对小排量车目前的尴尬状态,政府不能袖手旁观。虽然我们已经在全社会倡导“使用小排量车光荣”的观念,但在当前紧迫的形势下,政府有必要运用政策杠杆作为“推手”,来引导、鼓励小排量车的生产与使用。尤其在汽车纳税方面,应按发动机排量和价格确定累进税率,且累进幅度要大;还要尽快出台燃油税等。我们理应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不仅改变以“大排量车”显示身份与地位的庸俗消费观,而且要让制造和购买“小排量车”的人得到实惠,使“微型车”消费文化真正在社会上确立起来。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