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 广 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拔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吃好·当令时鲜
 第B13版:好吃·上海味道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昆山专版
 第B19版:太仓专版
 第B20版:上海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专题
 第B26版:专题
 第B27版:专题
 第B28版:广告
 第B30版:专题
 第B31版:专题
 第B32版:专题
 第B33版:广告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上海楼市
    
2007年9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赚钱方式越来越多 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养家男人转型“全职先生”

龙钢、袁玮


  人们对“全职太太”耳熟能详,但对“全职先生”这个称呼还相当陌生。然而如今在申城,“全职先生”已实实在在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家庭主夫”炒股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过去那种男人在外赚钱养家糊口,女人在家相夫教子的状态已悄然改变。加上现在赚钱的机会和方式多种多样,“全职先生”应运而生。

  去年以来,沪深股市出现大牛市行情,一些市民索性辞职在家专门炒股,顺便做起“全职先生”。李先生便是其中的一员。起初,李先生对妻子谈起这一想法时,妻子极力反对。李先生对妻子说:“家里的家务活很重,每天下班回家你还要做饭,帮孩子复习功课,我辞职后一边在家帮着做家务活,一边上网炒股。岂不一举两得!”在得到妻子默许后,李先生便每天上网炒股,空闲时就做家务活,晚上妻子下班回到家再也用不着忙里忙外地做饭了,而是能舒舒服服地吃顿“现成饭”。妻子也渐渐不再嘀咕了。

  回家释放压力

  现在申城的一些中青年男士,对工作不再“从一而终”,只要觉得不合适或太累压力太大,就选择跳槽或回家休息,为“全职先生”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环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男士在社会和职场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些人就选择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释放压力,例如做“全职先生”。

  汤利华是本市一家公司的平面设计员,前不久加入到了“全职先生”的行列。做了10年平面设计员的他,事业上已小有成就,然而经常加班加点使他感到身心疲惫。回到家里的汤利华做起“家庭主夫”来尽心尽职,平时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家里的他发挥起自己的特长,对房间来了一番“装潢设计”,把家里装修和布置得非常温馨。汤利华在接受采访时还算了一笔账,他家原来聘了一名保姆,每月工资1200元,还要包吃包住。现在这笔钱省了,虽然辞职后收入少了点,但身心得到了休养。

  特约通讯员 龙钢 本报记者 袁玮

  评论 070920108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