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 广 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拔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吃好·当令时鲜
 第B13版:好吃·上海味道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昆山专版
 第B19版:太仓专版
 第B20版:上海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专题
 第B26版:专题
 第B27版:专题
 第B28版:广告
 第B30版:专题
 第B31版:专题
 第B32版:专题
 第B33版:广告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上海楼市
  
2007年9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师不体罚犯错学生而狠狠体罚自己,其良苦用心固然可嘉,但这依然未能跳出“体罚”教育方式,对孩子们文明观念的形成,是有负面影响的
教师自我体罚也是暴力教育

张 麦


  据19日南方某报报道,5岁半的小宇趁黎老师扭头板书时,不失时机地做起小动作来;黎老师看到后,拿起教鞭走下讲台,对着自己手臂狠抽一鞭,胳膊肿起了血印子。看着老师胳膊上肿起的血印,小宇的眼泪就流出来了。黎老师安慰小宇:“是老师没教好,你还想让老师受到惩罚吗?”小宇含着泪摇头——这是发生在深圳某学校学前班的真事。

  老师并不体罚犯错的学生,而是体罚自己,这也许是想通过“苦肉计”去感化教育学生。表面看,黎老师的这种教育方式似乎颇具“人性化”,也符合“不准体罚学生”的基本师德及教育法规。但在我看来,即使老师体罚的是自己,也依然属于“体罚教育”,其危害显而易见。

  现代教育废除了传统教育中的体罚,捍卫孩子们的基本人身权利,另一方面也以高雅文明的教育手段,引导孩子消除可能潜在的暴力意识。就是说,让孩子们能在文明的、而非暴力的良好环境中学习成长,养成不打人骂人的文明习惯。像黎老师这样,虽然体罚的并不是犯错的学生,而是为感化学生进行自我体罚,但当着孩子们的面举起教鞭,并打得自己血印发肿,这客观上仍然是在向学生宣扬暴力,仍然是在间接张扬甚至引导“暴力”。因为“鞭打”行为本身,就给了孩子“可以打人”的误导——既然“老师没教好”就必然要挨打,那么对犯错误的同学举起棍棒,似乎就“理所当然”了。

  老师以上演“苦肉计”的极端方式来“感化”犯错的学生,这既有悖于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暴露出有些老师在教育艺术上的修养还不够。报道中说,该校的一位领导说这种教育方式值得推广,那么如果这种公然向学生“示范打人”的教育方式被认可甚至被推广,不仅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不利,同时也对教师们不仁——“自我体罚”其实也是对教师尊严的自我贬损。  

  齐鲁晚报  (张 麦)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