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下“大脚”动大脑 暂别申城当“北漂” ——退役女足老将谢慧琳的后足球幸福生活 华心怡 |
| ||
|
谢慧琳为自己后足球生涯的生活设计,也够彻底。上海姑娘去了北京念大学,并且打算留在首都求发展。“索性换个新环境。踢过足球,什么困难都不怕。”脱下战袍换个身份,32岁的谢慧琳向往头顶另一片蓝天。 【关键词】 读书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管理学院里,谢慧琳是普通但却也特殊的学生。 她同样为学业啃书本,她是班长,还是院学生会主席。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谢慧琳将初中、高中6年的数学统统补上。然后开始学习微积分,研究高等数学,“简直都快把我读晕了。”不过让“谢大脚”最得意的是,入学以来她所有科目全部一次通过。“第一年的时候特别忙。除了学校里上课,我还在外面报名学英语。生活一下子很充实,但和当球员时很不一样。” 天天提着热水瓶打水,去食堂吃大锅饭,集体生活的感觉并不陌生。“但是坐进课堂里,一坐就是一天,腰酸背痛简直比踢球还累。这对我们天天动惯的人,是最大的考验。”好在最困难的时候已经挺了过来。现在学习上游刃有余的“谢大脚”,还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当球员时积累下来的组织能力全都派上了用处。“有一次和外国学生搞联欢,只给了我2天时间准备。结果我东拉西凑组织了一台晚会,没想到反响特别好。”新学年升到大四,谢慧琳将面临实习。她说会为自己在北京找一家公司,“当然应该会和体育有关联,否则就什么优势都没了。” 【关键词】 北漂 都说女孩子分为两种:一类是舍得剪头发的,另一种不舍得斩落青丝。显然,谢慧琳属于前者。去年,她心血来潮将一头齐腰的长发剪得又短又碎。“一直以来,我的头发都是长长短短,没什么下不了决心。” 她主意很大,当决定“北漂”的那一刻起,谢大脚已做好了所有准备。“其实我留在北京挺自然的。我性格很爽,普通话又好,人家都分不出我是哪里人。”爸爸妈妈无条件支持。她每天都打电话回家,“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北京的天气,国内有什么新闻,天南地北的,什么都和我妈说上一会。这样,她才放心。” 现在,谢慧琳只有在寒暑假的时候才能回上海呆上一个多月。不过她对家乡总有留恋,“吃大闸蟹的日子快到了,到时候一定要回上海打打牙祭。”到了家里只要有机会,昔日的姐妹们也会热闹地聚上一聚。有时候踢球,有时候唱歌,“一起踢球的经历是我们最宝贵的回忆。” 【关键词】 享受 后足球生涯,是享受生活的开始。谢慧琳至今记得当年和队友挤在老鼠横行的广州球场地下室里,“还有踢球时的艰难。那个时候有个信念支撑,而现在就是要尽情做回更本色的自己。” 谢慧琳说不到迫不得已不穿裙子,买运动鞋和休闲包是她最大的爱好。“光是上学期在北京买的鞋,同学都说我一个月轮着,也能天天穿新的。”谢慧琳爱唱歌,在球队的时候她被封为“歌神”,“基本上我谁的歌都能唱。”她不谦虚地笑着。郑秀文是“谢大脚”最喜欢的歌手,“再过几个月她去上海开演唱会,我一定从北京赶回来捧场。” 谢慧琳还非常享受眼下的单身生活。“学校里恋爱?那是一点可能也没有,我可比人家都大十多岁。”谢慧琳表情夸张地直摆手。曾经有一位东北籍的成功男士要带她北上哈尔滨的老家去见父母,不过到最后不了了之。“我没什么太高要求,投缘就行。还有就是外向些,幽默些,南方北方不在乎。”谢慧琳没有丝毫扭捏,“不过目前我最关心的,是先创业。” 当然,这个暑假最令她享受的,莫过于回上海为女足世界杯造势。谢慧琳与孙雯、高宏霞等老友一道,参加球迷互动、辅导小球员、出席拉拉队成立仪式……忙得不亦乐乎,她坦言:“尽管我现在不踢球了,可还是牵挂女足,所以要利用各种机会为女足做些事情。” 本报记者 华心怡 玫瑰之约 灰色大T恤,牛仔宽松裤,蹬着运动鞋走路有风。有“谢大脚”的地方,笑声不断。谢慧琳曾是国家女足后卫线上的多面手,“我的脚,其实很秀气的。”忙不迭地澄清,单刀直入是她的性格。“谢大脚”的由来,并非顾名思义。“我是后卫,每次开球总能开得很远,解围解得够彻底,这才有了大脚的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