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孩痴迷出租车以后…… 刘伟志 |
【个案】 豆豆,男,今年5岁,是刘先生的小孩,刘先生跟我们分享了发生在豆豆身上的教育趣事: 豆豆很喜欢汽车,在家里买了许多玩具小汽车,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他都能说出来,天天想着就是开上自己的小汽车。因此刘先生也就经常跟豆豆一起去看汽车展,一起跟着豆豆讨论汽车,也学到了不少有关汽车的知识,而且刘先生慢慢发现豆豆还比较喜欢乘出租车,在出租车内,他跟着车里的喇叭一起学招呼语:先生,你好,欢迎乘坐巴士出租!没有多久,就能把上海很多家出租车公司的招呼语都倒背如流,比如:强生、锦江、大众、巴士……等十余家。而且经常要求在家里玩出租车游戏。 豆:先生,你好,请问到哪里去呀? 刘:我准备去东方明珠。 豆:先生,你好,欢迎乘坐巴士出租,我们的叫车电话是64255025。 …… 豆:先生,你好,你目的地已到达,欢迎下次再来,别忘了带好你的行李和发票。 …… 刘先生也乐在其中,经常父子俩一玩起来就没个完,开心得很,在以后外出乘出租车的时候,豆豆他更细心,没有多久,就连出租车上的英语招呼语他也能倒背如流…… 【咨询师分析】 这是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既让豆豆体验到了快乐,同时又让豆豆学会不少的知识和英语,而且还培养了兴趣。这种教育方式就是家庭角色游戏,是指孩子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对孩子认识社会,发展智力、体力等都有显著的作用。在当今独生子女居多的家庭中,孩子缺乏游戏同伴,家长应积极参与指导孩子玩角色游戏,同时鼓励邻里孩子之间的共同游戏。具体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指导: 1. 指导孩子选择游戏主题。家长应让孩子自愿选择主题,而不能给孩子指定主题,当然在孩子选择时,家长可以运用启发性谈话或提供玩具,来帮助孩子选择主题,如:“你是谁啊?哦,是医生啊!”或给孩子提供医疗的玩具,这样孩子会受到启示,玩起“医生—病人”的游戏。 2. 指导孩子选择角色。一个角色游戏中有着几个角色,孩子选择哪一个角色,直接影响他对所玩游戏的兴趣,一般是让小孩自己报名选择,但家长也应根据孩子的知识经验、能力、与同伴交往情况、个性特点,提出合理建议。如:若孩子特别胆小,可以建议他担任勇敢者的角色(解放军、警察……);若孩子缺乏领导组织能力,则可建议他担任“妈妈”、“医生”一类在游戏中起组织作用的角色。 3. 帮助孩子丰富游戏内容。孩子由于受自身知识经验的限制,游戏内容难免贫乏枯燥,如“娃娃家”中“妈妈”总是在“哄娃娃”,“理发店”中的理发师一直在不厌烦地给“顾客”理发,这时家长应以适当的方法,丰富孩子游戏内容。最佳方法是以角色的身份参加游戏,间接指导孩子丰富游戏内容,如可以扮演“娃娃家”中的客人,与孩子发生种种对话及动作性较强的游戏内容。一般情况下,家长应担任配角或者副职(如商店中的副组长)、检查员,这样既可以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又避免了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孩子。另外,家长还可以提供新的玩具、材料,启发孩子进行新的游戏内容。 4.指导孩子做好游戏结束工作。游戏应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家长可以以游戏口吻提醒孩子结束游戏,如:“商店下班了,要关门了”,“娃娃要睡觉了”等。同时,应指导孩子自己收拾、整理玩具、游戏材料,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第二军医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刘伟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