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美丽足球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美丽足球
 第A20版:美丽足球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8版:新民环球·教育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数码
 第B24版:广告
    
2007年9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小孩痴迷出租车以后……

刘伟志


  【个案】

  豆豆,男,今年5岁,是刘先生的小孩,刘先生跟我们分享了发生在豆豆身上的教育趣事:

  豆豆很喜欢汽车,在家里买了许多玩具小汽车,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他都能说出来,天天想着就是开上自己的小汽车。因此刘先生也就经常跟豆豆一起去看汽车展,一起跟着豆豆讨论汽车,也学到了不少有关汽车的知识,而且刘先生慢慢发现豆豆还比较喜欢乘出租车,在出租车内,他跟着车里的喇叭一起学招呼语:先生,你好,欢迎乘坐巴士出租!没有多久,就能把上海很多家出租车公司的招呼语都倒背如流,比如:强生、锦江、大众、巴士……等十余家。而且经常要求在家里玩出租车游戏。

  豆:先生,你好,请问到哪里去呀?

  刘:我准备去东方明珠。

  豆:先生,你好,欢迎乘坐巴士出租,我们的叫车电话是64255025。

  ……

  豆:先生,你好,你目的地已到达,欢迎下次再来,别忘了带好你的行李和发票。

  ……

  刘先生也乐在其中,经常父子俩一玩起来就没个完,开心得很,在以后外出乘出租车的时候,豆豆他更细心,没有多久,就连出租车上的英语招呼语他也能倒背如流……

  【咨询师分析】

  这是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既让豆豆体验到了快乐,同时又让豆豆学会不少的知识和英语,而且还培养了兴趣。这种教育方式就是家庭角色游戏,是指孩子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对孩子认识社会,发展智力、体力等都有显著的作用。在当今独生子女居多的家庭中,孩子缺乏游戏同伴,家长应积极参与指导孩子玩角色游戏,同时鼓励邻里孩子之间的共同游戏。具体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指导:

  1. 指导孩子选择游戏主题。家长应让孩子自愿选择主题,而不能给孩子指定主题,当然在孩子选择时,家长可以运用启发性谈话或提供玩具,来帮助孩子选择主题,如:“你是谁啊?哦,是医生啊!”或给孩子提供医疗的玩具,这样孩子会受到启示,玩起“医生—病人”的游戏。

  2. 指导孩子选择角色。一个角色游戏中有着几个角色,孩子选择哪一个角色,直接影响他对所玩游戏的兴趣,一般是让小孩自己报名选择,但家长也应根据孩子的知识经验、能力、与同伴交往情况、个性特点,提出合理建议。如:若孩子特别胆小,可以建议他担任勇敢者的角色(解放军、警察……);若孩子缺乏领导组织能力,则可建议他担任“妈妈”、“医生”一类在游戏中起组织作用的角色。

  3. 帮助孩子丰富游戏内容。孩子由于受自身知识经验的限制,游戏内容难免贫乏枯燥,如“娃娃家”中“妈妈”总是在“哄娃娃”,“理发店”中的理发师一直在不厌烦地给“顾客”理发,这时家长应以适当的方法,丰富孩子游戏内容。最佳方法是以角色的身份参加游戏,间接指导孩子丰富游戏内容,如可以扮演“娃娃家”中的客人,与孩子发生种种对话及动作性较强的游戏内容。一般情况下,家长应担任配角或者副职(如商店中的副组长)、检查员,这样既可以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又避免了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孩子。另外,家长还可以提供新的玩具、材料,启发孩子进行新的游戏内容。

  4.指导孩子做好游戏结束工作。游戏应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家长可以以游戏口吻提醒孩子结束游戏,如:“商店下班了,要关门了”,“娃娃要睡觉了”等。同时,应指导孩子自己收拾、整理玩具、游戏材料,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第二军医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刘伟志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