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游记》·玄奘身世(下) 钱文忠 |
|
◆ 钱文忠 玄奘出生年份应该是公元600年。这个年份不是贞观十三年,而是隋朝开国皇帝文帝的开皇二十年 一般来说,陈状元这一路不会无目的地乱游,他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当朝丞相殷开山的相府楼下。殷丞相家有小姐,名叫温娇,据《西游记》里讲,生得“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真所谓“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位小姐还有个小名叫“满堂娇”,也就是济济一堂的人就属她娇美。倘若这位小姐如平素一般身处深宅大院,陈状元再怎么遛马游街也见她不着。但那天恰好殷小姐在抛绣球招亲,而状元游街的消息,身为当朝丞相的父亲想必已经通知了小姐,因此当日温娇小姐正站在彩楼上等着状元郎骑马到来。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玄奘父亲品貌非常端正,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他“形长八尺,美眉明目”。见到这样俊美的状元郎,殷小姐当然内心窃喜,就瞄准陈光蕊把绣球抛了下去,陈光蕊抬头一见是殷小姐,这桩姻缘便成了。接着就从相府楼上下来几十个丫鬟,拉住陈光蕊的马头,将他连人带马牵到府里去,当即拜堂成婚。洞房花烛夜,新科状元娶了丞相之女,成就一段完美的传说。 到此为止,与玄奘身世相关的信息已经出现了四个:第一,玄奘出生的年份,有说为贞观十三年,即玄奘父母成婚之年;第二,玄奘有个奶奶,即陈光蕊之母,姓张;第三,玄奘的外公是当朝殷丞相;第四,玄奘的母亲叫殷温娇。 但是根据历史上的真实记载,玄奘的身世与传说有点差距。 首先,玄奘的确是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祖籍颍川,也就是今天的河南许昌。而且玄奘也的的确确是个高干子弟,在历史记载中存有他家的世系——颍川陈家是汉末太丘令陈仲弓之后,玄奘的高祖是北魏清河太守陈湛;他的曾祖陈钦,也叫陈山,是北魏的上党太守、征东将军,封南阳郡开国公;他的祖父陈康因为学业优秀出仕北齐,官至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和礼部侍郎,相当于国立大学的副校长或教务长,虽然不能与明清时期的礼部侍郎相提并论,但也是一个非常有名望的官员。 而就在陈康这一代,陈家从祖籍许昌迁徙到偃师缑氏县,玄奘就出生在当地,他的故居今天还在,就是位于现在缑氏镇凤凰河谷谷东的陈河村。玄奘的父亲叫陈慧,并不是状元,但也是一个学业非常出众的人,曾经被举孝廉,当过江陵陈留的县令。也就是到了玄奘父亲这一辈,陈家实际上已经从高级干部降到了中层干部,家道开始中落。玄奘的外公也远非当朝丞相,而是洛州长史,也属于地方政府官员。玄奘的母亲即是长史之女宋氏,虽不是丞相之女,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至于玄奘的祖母,则未有记载,不知是否张太夫人。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玄奘家世的真实记载。 海州陈光蕊中状元之后娶了殷小姐,按当年怀孕当年生子算,玄奘应该生在贞观十三年。民间传说历来如此,可以将抛绣球招亲记载得非常详尽,在需要精确的地方却往往大而化之。其实这种说法肯定是错误的,历史上玄奘的出生年月,在此需要作一番考证。 他出生在哪年,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当时他还只不过是一个县令之子。但是当玄奘去世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名满天下的人物,所以他去世的年份我们是知道的,除了《旧唐书》本传以外,都说他是圆寂于唐高宗的麟德元年(664年)。如果我们知道玄奘活了多少岁,做一个加减法就可以倒推出玄奘的生年。但是很不幸,虽然有大量关于玄奘的历史记载,但是对于他的享年居然有四种说法,分别是五十六岁、六十三岁、六十五岁和六十九岁,每一种说法背后都有一定的文献依据,也都有像梁启超这样非常著名学者的支持,这就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玄奘在人间生活了六十五个春秋,这样一倒推,他的出生年份应该是公元600年。这个年份不是贞观十三年,更不是什么唐朝的年份,而是隋朝开国皇帝文帝的开皇二十年。 玄奘从小就非常聪明好学,能闻一知十 玄奘的生父陈慧因为隋朝的政治腐败,很早就辞官在家。由于他对儒家的经典都非常熟悉,因此亲自教育玄奘,给他讲授儒家的经典。玄奘从小就非常聪明好学,有一天父亲给他讲《孝经》(当时很多名门望族教育孩子的启蒙读物是《孝经》),讲到开始第一章“开宗明义章”中曾子“避席”回答老师提问: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之一,古人都席地而坐,避席就是站起身来,不坐在席子上。按照礼仪,“师有问”,弟子应当“避席起答”。当听完父亲解释这一段意思时,年方七八岁的小陈袆突然也站起身来避席,他的父亲觉得非常诧异,玄奘便答道:“曾子闻师命避席,某今奉慈训,岂宜安坐?”(老师发问,曾子避席站起来回答,现在我受父亲教诲,又怎么能安然坐着呢?)这段话被史籍记载下来,证明玄奘能闻一知十,“早慧如此”。 《西游记》第八、第九回间的附录中写到,玄奘的父亲中了状元,又被当朝丞相之女殷小姐的绣球打中,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正是得意之时。次日一早,唐太宗即授予状元郎江州州主之职,令他即刻上任。陈状元接到圣旨后便带着新婚的殷小姐回老家海州去接张太夫人。张太夫人见到儿子娶了一个美貌的相府千金,还高中了状元回来光大门楣,自然非常高兴,便跟着夫妻二人和一众仆从到江州去上任。而玄奘父母的磨难、玄奘降生的磨难,在民间传说当中也就从这一刻开始了。 话说张老夫人随着她的儿子与儿媳千里赶路,途经一个地方叫万花店,在当地一家客栈住下,客栈的主人叫刘小二。老太太由于旅途劳累而染病,暂歇在客栈,陈状元是个孝子,见母亲生病非常着急,就赶到市场上,用一贯钱买了一条金色的鲤鱼,准备熬汤给老太太补补身子好接着赶路。正要把鱼杀了拿去熬汤的时候,突然发现这条金色鲤鱼直冲他叭嗒叭嗒地眨眼,陈状元见多识广,马上想起当时有句话,叫“鱼蛇眨眼,必不是等闲之物”,觉得这条鱼非同一般,于是赶紧问卖鱼人,这条鱼从何而来。渔夫答说是从附近的洪江捕上来的,陈状元便赶到洪江江边把这条鲤鱼放生了。稍后回到刘小二的店中回禀给老太太听,老太太见儿子有慈悲心,也非常欣慰,又跟陈光蕊商量说,不要误了去到江州赴任的日程,还是带着温娇先走,留下点盘缠让她在刘小二的店里安心养病,待二人到得任上安顿好之后,再派人来接她不迟。陈光蕊一想,这也不失为一个妥当的处置办法,便按照老太太说的,留下盘缠安顿好她之后,带着自己新婚的妻子温娇先行到江州上任去了。 谁知道,这一走就走出一段天大的祸事来。 陈光蕊带着夫人到了洪江口渡江,正好遇见两个船公,一个叫刘洪,一个叫李彪,靠摆渡为生。看到非常美丽的殷小姐,刘洪就动了歹心,在月黑风高之夜,船摆渡到江心的时候,这两个人就先把陈光蕊的仆人杀了,然后把陈光蕊也打死,将两个人的尸首抛进了洪江。眼见丈夫被贼人谋害,殷小姐就要跳江随夫而去。刘洪的目的在于殷小姐,当然不会让殷小姐跳江,遂一把将她抱住,说:“你若从我,万事皆休。若不从时,一刀两断!”这段话按现在的语言习惯乍听起来有点奇怪,事实上是威胁殷小姐如果不从将会身首异处。殷小姐当时已经有了身孕,无奈之下,只能假意顺从了刘洪。 两个船公之中,李彪是一个正常路数的贼,把陈光蕊和仆人杀了以后,分了点财宝,扒了几件衣服,然后等着下一个作案对象。而刘洪则是个很另类的贼,居然穿戴好陈光蕊的衣冠,拿了他的官凭文书,带了他怀孕的妻子,冒充陈光蕊的名字到江州去上任,当了江州州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