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整治违法建筑,昨天从颛桥“南方物流园区”开始 3年内“拆违”700万平方米 宋宁华 |
本报讯 (记者 宋宁华)闵行区颛桥镇,有一个占地400余亩的大型的“南方物流园区”,900多家私营物流公司在这里“安营扎寨”,它兼具货运、仓储、住宿等功能,光停车场就有5个,但违法建筑面积多达10万余平方米。 在张贴的拆除违法建筑公告到期后,昨天上午9时,近800名执法人员和政府管理人员来到现场,开始对这些违法建筑分阶段拆除。这是闵行区委区政府今年推出的整治违法建筑3年行动计划的重要部分。 十分之一为违法建筑 “闵行全区房屋总建筑面积中,近十分之一为无证房屋,即违法建筑。”闵行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有些违法建筑甚至是‘滚地龙’。它们不但乱占农民宅基地,有的还造在河道旁、高压供电走廊区,成了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和带来安全隐患的‘毒瘤’。有些违法建筑是‘黄、赌、毒’的温床、‘黑诊所’的集中地。” 昨天上午拆除的“南方物流园区”内违法建筑就是一个典型。在这里,仅今年上半年就发生多起刑事、治安案件。有些陈旧建筑施工工棚已属危房,但仍有人办公、居住。 备下三个“撒手锏” 近期,闵行区经过彻底摸底,决定将区内的700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坚决拆除,为此制订了3年行动计划,并备下“撒手锏”。 ■ “撒手锏”一:发现机制,让违法建筑无处可逃。除了市城建热线外,闵行区民生热线也接受群众举报,同时有关部门将加大巡查力度。房地部门的先进卫星遥感检测系统也加入“总动员”行列,定期传输违法建筑信息。 ■ “撒手锏”二:党员干部带头,自查自纠。马桥镇的党员干部全体主动申报个人相关情况,并写下承诺书,不搭建违法建筑。根据排查,现在闵行区系统内的党员干部已基本杜绝了这一行为。 ■ “撒手锏”三:友情操作。在整治违法建筑时,也不都是“狂风骤雨”。一些农民完全依赖出租违法建筑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为了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并防止违法建筑回潮,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给予他们扶助和便利,并探索按成本价回购部分物业和动迁地基地的商业用房、由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的办法,以保证农民获得长期收益。 此外,莘庄镇等地探索建立了来沪人员之家,计划将来每个镇、街道都至少建立1到2个来沪人员集中居住区,让他们不必再租住在违法建筑中。 |